消毒剂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螃蟹买回家死了,扔了可惜,吃了怕中毒哪些 [复制链接]

1#

八月十五,菊*蟹肥

每年中秋,螃蟹是餐桌上庆团圆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但今年的中秋,大闸蟹可能要缺席了。

有媒体报道,今年南方特殊的高温天气,以及多种因素致使大闸蟹蜕壳较晚、生长较慢,预计要到9月下旬上市。同时可能出现大闸蟹减产的情况,价格会比去年同期高一些。

“一蟹难求”或许会让不少人对于得来不易的螃蟹感到十分珍惜,即使买到死螃蟹也不舍得扔掉,或者吃不完放冰箱打算“慢慢享用”。螃蟹死了怎么办?扔了可惜,吃了中*?哪些“死螃蟹”可以吃?

No.1

螃蟹“刚死”能不能吃

媒体曾报道,杭州的徐大伯在菜场看到有螃蟹卖,其中一个盘子里装着几只死掉的螃蟹。不过店主说螃蟹是刚死掉的,价格是活蟹的一半,徐大伯就买了四只,准备晚上下酒吃。没想到吃过螃蟹之后,就出现腹痛腹泻的情况,一晚上拉了6次,到医院急诊室检查验血后发现白细胞增多,确诊为急性肠胃炎,致病原因正是那几只螃蟹。那么到底是死螃蟹里的什么成分导致了“中*”现象呢?死螃蟹都不能吃吗?

为了解答这些疑惑,中国水产研究院对食用死螃蟹做了一些实验,得出了以下结论。

死螃蟹“*性”源自哪儿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宋金龙表示,判断螃蟹死后会不会有食用风险,主要看两点。

第一点就是看它的菌落总数是否迅速升高,以及是否含有致病菌。

第二点就是看螃蟹死后体内,会不会产生像组胺、尸胺、腐胺等有害的生物胺类物质。组胺是一种有*生物胺,存在于腐败变质的水产品肉质中,食用8-40mg即可令人轻微中*,摄入超过mg就会导致严重中*。

前者会引起过敏性食物中*,后者造成呕吐、腹痛、腹泻等。

为什么“死”海蟹能吃

在较深的海水中用网具或蟹笼捕捞的海蟹,例如梭子蟹,在条件不适宜活体运输的时候,会采取船上急冻或到港急冻的方法,在蟹死亡之前迅速进行低温冷冻,以确保死亡后不会有细菌滋生,避免了腐败变质。这也就是我们会看到有冰鲜的海蟹在超市里出售的原因了。

在这种情况下冰冻的死海蟹一旦解冻,就必须尽快食用,不然仍有腐败变质的风险。然而冷冻的海蟹尽管可以吃,随着冷冻时间越来越长,口感和风味都会越来越差,所以相对而言,鲜活的海蟹还是要比冷冻的更适合食用。

还有一种死蟹采取了“熟冻”的处置方式,在蟹捕捞以后趁着鲜活迅速煮熟,然后再进行低温冰冻。这样处理的蟹因为已经是熟的,所以解冻后就可以直接食用。这种方法多见于进口虾蟹,例如雪蟹、帝王蟹、面包蟹等。同样解冻后也不能久放,须尽快食用。

“死多久”的螃蟹不能吃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河蟹、海蟹两种样本鲜活时,以及死后24小时内的不同时间段分别取样,对其中所含菌落总数以及有害生物胺进行了测定。

结果发现,大闸蟹从刚刚死亡到死后两小时,菌落总数就呈现出了激增态势,两小时菌落总数增长了22%,24小时内共增长55%,死后一天的大闸蟹,已明显出现腐臭味儿。并且大闸蟹在死后5小时,体内出现了有害生物胺。

梭子蟹的菌落总数在死后24小时出现激增态势。海蟹生活在海水中,海水是一种高盐的环境,这种环境会抑制细菌的生长,所以海蟹身体上的细菌相对比较少,即使如此,鲜活海蟹死后1天也不能食用。

多蒸煮一会“死螃蟹”能杀菌吗

专家表示,家庭烹饪的方式无法消灭死蟹所产生的微生物。组胺是一种有*物质,即使是在高温环境下也很难被完全破坏。

此外,不要觉得“只吃一点死螃蟹的肉不要紧”,对组胺过敏的人,即使吃一口也能引起反应,比如有些人在吃了死螃蟹10分钟-3小时就会出现症状,如脸颊泛红,胸部以及全身皮肤潮红和眼结膜充血,还有头痛、头晕、胸闷、全身乏力和烦躁等。

No.2

如何保存活螃蟹

如果有人送了两箱活螃蟹,真心一次吃不完怎么办!针对河蟹类,可以参考以下两种方式,短期储存。

冰箱保存法(保存时间1-2天)

如果是刚买回来的活螃蟹做短暂保存,可以选择冰箱冷藏法。

湿毛巾、冰箱:1.将螃蟹的脚用绳子捆起来,以可以减少螃蟹的体力消耗,延长它的寿命。

2.在螃蟹身上盖上湿毛巾,保持湿度。

3.将冰箱温度调至3-6度。

室温养活法(保存时间5天左右)

如果是买回来后,想做较长时间的保存,可以选择室内养活法。

水盆、火腿肠碎末、小鱼或者虾皮

:1.将螃蟹的脚解绑,再放进盆里,注意不要层叠。2.往盆内加水至螃蟹嘴巴的位置,注意不要加越过嘴巴,水太深螃蟹会缺氧窒息而死。

3.将螃蟹放在通风阴凉处,塑料盆或桶够高就不需要用盖子盖住。

4.到了晚上,将盆里的水倒掉一半的量,接着再重新加入一半的水,每晚重复这么做。

1.储存时可给螃蟹投喂少许的火腿肠碎末、小鱼或者虾皮保证活性。

2.注意每天检查螃蟹,及时吃掉活力不足的。

品质好的河蟹储存成活率可达95%以上。但在此也提醒大家,如果不是马上吃的话,请千万不要刷洗它们,不然螃蟹会死。另外,采用以上方法保存,仍然要密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