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棒棒菌
从前天北京通报1例新冠确诊病例开始,北京连续55天无病例的完美记录就被打破了。
可是实在是事出蹊跷,这例病人一直老老实实在北京待着,究竟是怎么染上的?
随着又出现了接二连三的确诊病例,我们终于发现了端倪:
他们都去了北京最大的“粮仓”--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于是,就有了昨天的爆炸性新闻:
这场景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了?
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华南海鲜市场”。
难道这次疫情和武汉“祸出同源”?
一切都是未知数......
三文鱼可能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带*”进京的。
开个玩笑,只是隐隐约约感觉离“破案”不远了!
希望这个病*的源头别再让中国背锅了。
跑题了,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千年来古人留给我们的智慧:
为什么中医总是告诉大家要“忌食生冷”?
1
不煮熟就不能保证绝对干净基本上就连小孩子也会知道生肉会带有较多的细菌、病*等有害微生物。尤其是吃生肉容易感染寄生虫。年8月,北京市通报了87例因为食用加热不完全的“福寿螺”,引起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卫监部门要求全市饭店不得出售生吃或者没彻底加热的淡水螺类食品。不仅生福寿螺可能致病,其它不熟的水产品也存在危险。目前,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除广州管线虫外,还有华枝睾吸虫(又称肝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又称肺吸虫)、异尖线虫、姜片虫等。淡水产品生吃的风险很大!除了凉拌螺肉之外还包括生鱼片、生鱼粥、生鱼佐酒、醉虾蟹以及未经彻底加热的刷锅、烧烤等水生动植物等。生食或吃下半生不熟的淡水鱼或虾,也可导致感染肝吸虫病,诱发肝硬化和肝癌;经常食用一氧化碳保鲜的金枪鱼生鱼片,会危害肾脏,严重的会引起食物中*;生吃三文鱼可能感染李斯特菌,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而适当的高温加热之后基本上可以灭杀所有新鲜生肉上的细菌、病*、寄生虫之类的不利因素。
2
生肉的营养价值不一定高看到这个原因有些朋友就会问了:“加热烹饪不是会流失一些营养吗?按照这个道理应该是生吃才更好啊?”。确实在加热过程中食材难免会有一些营养物质被破坏,但只要不是长时间、超高温的过度烹饪,那么这个损失其实是值得的。我们吃肉最主要获取的营养物质就是蛋白质,而我们人体对于蛋白质的吸收本身就是一个“破坏”的过程。加热之后肉类中的蛋白质变性,更容易被水解成氨基酸,自然也就更好的被消化和吸收。而生肉中的蛋白质要吸收起来就费劲多了。所以,虽然肉在烹饪过程中营养流失了一点点,但是熟肉的吸收利用率要远远高于生肉。吃生肉难以吸收利用而浪费的部分要远大于烹饪流失的部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人类没必要吃生肉的主要原因之一。
3
脾胃功能不好更不应该吃中医所谓的元气,指的是人体维持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能量。只要人活着,无论你是运动还是静止,你的身体内各项代谢都是需要消耗能量的。打个比方,人体生理活动就像瓦特发明的蒸汽机车。机车想要获得持续的动力,就要不停的烧煤把锅炉里的水烧开水产生蒸汽为机车提供动力。如果你给机车锅炉里边加上冰块,要把冰块烧开并产生蒸汽是不是要多烧煤才行。同样人体的脾胃就像机车的锅炉,把吃进来的食物腐熟、加热,这个过程要消耗身体的能量。如果你吃进去的食物是熟的、热的,是不是变相的减轻了锅炉的负担呢?反之,如果你吃进大量的生冷食物,你的脾胃这个锅炉是否先要融化他们?这个过程就是不断消耗脾胃元气的过程。能量需要的越多,你的脾胃就越辛苦。所以当下越来越多的“脾虚”人群,很大一部分是这么来的。
4
煎炒烹炸炖,它不香吗?人类最初在茹毛饮血的阶段时期的寿命是很短的。虽然不只是吃生肉的原因导致的,但是恶劣的饮食卫生条件也是一个主要原因。人类吃“火食”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有了对于食物更好的利用方式,人的营养就更充足,更强壮、更聪明。一开始还只是炙烤的方式,慢慢就有了水煮、蒸制等方式。炊具也从烧热的石头、再到陶罐、釜和甑等等。生肉唯有的特点可能就是极其强烈的肉类原始味道。这其中肉类的所谓“原味”并不是大多数人会喜欢的,这可能也是现在的我们与野兽的一个区别吧。而生肉不管蘸什么佐料,相对于各种美味的烹饪方式来说,都没有什么竞争力。把肉做熟我们有煎、烤、焖、炸、炖、煮、熏等等方式。再算上各种调味料、辛香料在热力下激发出的美味,熟肉的美味实在是远超生肉,而且可选择的口味也要丰富的多。除此之外熟肉也更方便咀嚼,只要近距离观察过猫或者狗的牙齿,也能发现相比较起来我们人类的牙齿本身就不适合撕咬、粉碎生肉。好啦,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最近不要吃任何不熟的肉类和水产!最好先不买进口海产品!购买的生肉类回家一定要及时处理、单独存放!处理时小心一些,不要误伤自己,戴好手套!疫情还没有结束,还要时刻记得戴口罩、勤洗手哦!亲爱的菌团小伙伴们,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