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剂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在医疗废水处理系统重建中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526/4629688.html

公号热搜内容|阅读至文末查看

陈戎年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场馆建设部

葛建泾、李医院

医院医疗废水处理系统重建工程为例,介绍了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在医疗废水处理系统重建中的对比分析过程、核心技术应用及施工工艺流程对比过程,通过对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在医疗废水处理系统核心技术分析,制定出有效的医疗废水处理系统重建方案,为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在医院废水处理重建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数据与经验。

项目概况

1

医院污水处理站分布及

医疗废水处理系统介绍

医院创建于年,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和防治职能于一体的治疗精神、心医院,开放病床数张。院内共计7幢楼,其中3号楼、4号楼污水流入2#地埋式污水站,其余大楼污水流入1#地埋式处理站,示意图如下:

▲图1医院分部图及排污管道示意图

2

现医疗废水处理系统现状

原1号污水站处理能力为吨/天,于年建成;2号吨/天,于年建成。2号处理站污水处理站运行正常。1号污水处理站由于建设时间久远,工艺较为简单,再加上因地铁工程施工影响,处理站功能局部失效,远不能达到吨/天的处理效果,故对1号污水处理站进行易地重建,以满足环保要求。

重建前医疗废水处理系统问题

1

雨污同流问题

院区雨污管道年久失修,部分管道出现了“雨污合流”,1号楼行*及医技大楼由于建设时间久远(年建成并投入使用),雨污管道已经不能满足现有医疗污水排放要求。

2

厌氧沉淀池问题

老污水处理站采用厌氧沉淀+消*出水工艺,进水厌氧沉淀池已经多年未清理,池底淤泥已经堆积较严重,淤泥沉积导致处理池内有效处理容积减少,污水停留时间不够,同时在出水时淤泥会被带出处理池,将会导致污水处理站出水不合格的情况。由于医疗污水排放要求日益严格,污水站重建升级迫在眉睫。

3

周边环境复杂

正在施工中的天目山路地铁综合管廊沟与污水站地下部分碰撞,地铁施工方开挖后污水站排水受阻,污泥回流管,消*管,集水池提升管、水泵电缆等均被挖断无法使用。同时,受地铁施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通气孔、池体及其检修孔倾斜严重,整套系统已无法正常工作。

1号污水处理站重建方案

1

选址

医院总平面布置、整体规划、污物运输等需求,新1号污水处理站布置在原1#污水处理站西侧选址重建,设计污水处理能力不变(t/d)。但由于相邻的地块被地铁建设占用导致重建污水站的场地比较狭长,需要根据这一基地特点选用新工艺设计。

▲污水处理池立面图

2

工艺的选择

根据《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及《GB-医院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医院实际情况,重建污水处理系统采用二级处理+消*的工艺。一级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物质,常用物理法;二级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物,BOD去除率为80%~90%,二级处理的污水就可以达到排放标准,常用生物处理法。

01

生物处理工艺的比选

工艺

类型

优点

缺点

造价

活性污泥法

分吸附阶段和稳定阶段,使用范围广

运行稳定性差,易发生污泥膨胀和污泥流失

较低

接触氧化工艺

高效抗冲击负荷能力高,运行稳定;容积负荷高;污泥产量较低;运行管理简单

能耗较高

膜-生物反应器

固液分离稳定,有效去除SS和病原体;占地面积小;出水效率高,占地少,密封性强

气水比高,膜需进行反洗,能耗及运行费用高

很高

曝气生物滤池

出水水质好;运行可靠性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无污泥膨胀问题;容积负荷高且省去二沉池和污泥回流,占地面积小

需反冲洗,运行方式比较复杂,反冲水量较大

较高

从节约场地、节省投资、运行管理便捷等几方面比较上述工艺的优缺点,重建方案选择了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作为本工程的生化处理工艺。

▲重建方案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图

02

工艺说明

医院化粪池污水自流至格栅井,医院其他医疗废水自流至格栅井,格栅井内设置人工格栅,由人工格栅分离出悬浮大颗粒物,避免堵塞后续泵体,栅渣定期人工清捞后消*安全处置。

格栅井污水提升泵提升至到调节池(因为有高度差,没法自流),调节池设有预曝气系统,防止沉积物淤积并进行调节水量、均化水质。调节池由污水泵送提升至水解酸化池,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在接触氧化池去除大部分有机物、氨氮、悬浮物等污染物,沉淀池进一步固液分离,并设有污泥回流泵让剩余污泥回流回去,上清液自流至一体化消*池加入消*剂,消*后污水至排放口达标排放。

03

工艺原理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池中设有填料,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以保证污水与填料充分接触。在填料上会形成生物膜,当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填料壁的微生物会因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使陈旧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物膜的生长。随着污水与生物膜的充分接触,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下,污水中污染物得以去除,水质得到净化。

04

工艺特点

1

生物接触氧化法采用填料比表面积大,挂膜快,脱膜容易,运行时对空气泡能起到极好的切割作用,促进了氧的传递。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量高于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及生物滤池,因此,它可达到较高的容积负荷,提高处理效果。

2

生物接触氧化法由于相当一部分微生物固着生长在填料表面,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

3

生物接触氧化法由于生物附着量多,水流属完全混合型,因此它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4

生物接触氧化法因污泥浓度高,当有机容积负荷较高时,其F/M仍保持在一定水平,因此污泥产量低于活性污泥法。

3

重建期间的污水处理过渡方案

由于新建污水处理站施工周期较长(最初预计工期为90天),医院污水正常排放需要,定制了一套装配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供过渡期间运行。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图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4

实际运行情况

目前,系统整体重建工程已全部完成并正常投入使用。污水处理站系统各设备均运行正常,污水排放水质稳定,下表为本次污水处理站重建前后几个月送检的检测指标数据。

污水检测重建前后对比表

注:上表所采用的排放标准为GB-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表2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限值(日均值)中的预处理标准。

从上表数据分析可知,原有的污水处理站虽然排放也基本上能够满足排放要求,但是处理出来的水质很不稳定,化学需氧量和悬浮物经常处于排放标准的边缘;重建之后不但出水水质大幅度的提高,远优于现行执行的标准要求,同时出水水质稳定,完全符合现行排放的预处理标准,部分数据甚至达到了直接排放的标准;系统也长期运行稳定。

难点及存在问题

1

基坑施工难点

基坑北侧有KV、KV地铁高压电缆线,在与地铁集团、电力部门、围护设计现场沟通后,基坑周边采用长mm,管径mm,壁厚5.0mm钢管,按间距mm钻孔,钢管内灌浆填实,侧壁打入锚杆、喷锚加固土体,防止倒塌破坏地铁电缆井。

2

进水提升问题

新污水处理池的处理量及空间局限的问题,道路进水口标高高于新污水池进水口,因此在新污水池进水处增设了污水提升装置。整套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若格栅池处理不到位,容易造成提升泵堵塞,进而污水满溢现象。针对上述问题,医院安排了专人定时清理格栅阻碍物,后续为节约人力成本将考虑增设机械格栅设备。

结语

医院通过采用了二级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消*工艺进行了本次污水处理系统的重建,既符合现行的环保要求,医院今后发展的需要。

污水处理系统建成投入运维后,先后达到属地疾控及环保部门的检测要求并给予了一致好评。当然,再优良先进的工艺也离不开一个专业良好的运营维护,所以,这也对污水操作人员以及第三方运维服务公司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简介

杭州市亚组委场馆建设部建设管理二处处长

毕业后供职于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所从事结构设计;-年在杭州市卫生事业发展中心工作,先后担任办公室副主任、规划发展与项目管理处副处长、资产管理处处长等职务;年至今,担医院副院长,具体分管总务科(包括保卫、基建)、财务科、膳食科。

▼向上滑动查看全部

目经验

医院建设项目

1.医院精神科病房楼改扩建项目:院内拆除原3号楼病房,面积平方米,新建一幢精神科病房楼,总建筑面积.48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平方米,包括连廊、立体机械停车库和地埋式污水处理池,总用地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

2.医院浙西院区一期工程新建项目:地处建德市寿昌镇,在本部以外新建一家三医院,分两期建设,总共占地亩,按照张床位数,其中一期用地面积为.15亩(合计8.公顷),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平方米,总投资2.7亿;二期用地面积72.85亩。

年负责后勤管理项目

在医院后勤管理方面,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后勤精细化管理,将智慧维保修、智慧点餐、智慧运送等信息医院的后勤管理中,拓展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重症精神病房管理中,节约了运维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后勤服务水平。

END

热搜内容

深度报道

手术室

国内案例

国外案例

筑·作

医建风向标

医家之言

大咖分享

青年医建圈

物流系统

医疗养老

企业风采

大湾区医建

医院

医院

抗疫手册

洗涤系统

医院后勤

医学影像

病房空间

戳”阅读原文“,查找更多您需要的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