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剂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饮用水卫生宣传周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危害 http://pf.39.net/bdfyy/zqbdf/150314/4591208.html

生活饮用水宣传册内容

1、人为什么离不开水?

水是生命的基础,水占成人体重的70%左右,是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需。水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输送营养;参与体内的代谢及代谢产物的排泄;参与体温调节;保持器官、关节、韧带、肌鞘的润滑等。

2、人一天喝多少水比较合适?

成人每天平均需水量在mL以上,其中-mL来源于直接饮水,余下的则从食物中摄取。所以,每人每天应当摄入不少于mL的水分,直接饮用不少于mL的水,不要等口渴了才想到补水。

3、饮用水基本卫生要求是什么?

饮用水水质应确保饮用者终生安全,即每人每日摄入2.0L水,该水中含的物质限量确保饮用者70年终生安全。

主要卫生要求包括:

(1)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

(2)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3)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4、饮用水中的常见的

污染物有哪些?

饮用水常见的污染物通常可分为三大类:生物性、物理性和化学性污染物。

(1)生物性污染物包括细菌、寄生虫和病*。

(2)物理性污染物包括悬浮物、热污染和放射性污染。

(3)化学性污染物包括有机和无机化合物。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至今从源水中检出的化学物质已达种以上。

5、什么是集中式供水,

有何优缺点?

集中式供水(又叫自来水)是指由水源集中取水,经统一净化处理消*后,由输水管网送到用户的供水形式。

优点是可以选择较好的水源,有利于进行水源卫生防护,取水方便,也便于实行卫生管理和监督,但集中式给水如果设计和管理不当,水一旦受到污染,就有可能引起大范围的疾病流行或中*,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必须确保集中式供水的卫生安全。

6、目前我国自来水水质如何?

国家一直致力于改善自来水饮水条件,年出台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最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近几年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对自来水的传统处理技术进行了改造,增加了预处理和深度处理,自来水水质有了更大的改善。

7、自来水为什么有氯味?

自来水用液氯消*是国内外常见的消*方法。为了保持自来水消*效果和避免在管网输送到用户的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自来水中的余氯含量必须要在0.05mg/L以上,所以自来水会带有氯味。

8、饮用水消*方式有哪些?

我国目前饮用水消*的方法主要有液氯氯化消*、二氧化氯消*、氯胺消*、紫外线消*和臭氧消*。

9、饮用水中消*剂余量的

卫生要求有哪些?

饮用水采用的消*方式不同,消*剂余量的卫生要求也不一样。

(1)若采用氯化消*,末梢水中游离氯或总氯余量不得低于0.05mg/L;

(2)若采用二氧化氯消*,末梢水中二氧化氯余量不得低于0.02mg/L;

(3)若采用臭氧消*,末梢水中臭氧余量不得低于0.02mg/L,如同时加氯,总氯含量不得低于0.05mg/L。

10、什么是消*副产物?

有什么卫生要求?

饮用水消*过程中,消*剂与源水中含有的一些天然有机物和环境有机物以及溴或碘化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多种消*副产物。消*副产物的种类与饮用水消*的方式相关,不同的消*方式会产生不同种类的消*副产物。

目前,市*供水的消*方式主要为氯化消*,所产生的消*副产物种类主要有卤代烃及卤乙酸类,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已对其中的三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二氯乙酸、三氯乙酸等10余种消*副产物的卫生要求进行了规定。

11、为什么自来水会出现乳白色?

自来水在高压密闭的管道中输送时,管道中的空气会因高压而溶入水中,当自来水从水龙头中流出时,水中的空气会因恢复到常压而被释放出来,从而形成无数的微小气泡,使水的外观呈乳白色,放置片刻后,即会澄清,不影响饮水卫生。

12、自来水为什么会发*?

自来水发*很可能是受到了输水管网中铁质水管内壁铁锈的影响。可将自来水放掉一些,待水质恢复清澈后再使用。

13、水壶中为什么会出现水垢?

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水都有一定的硬度,如水的硬度较高,在加热时,钙离子和镁离子的不溶性盐类成分(如碳酸钙和碳酸镁等)就会从水中析出,粘附在水壶内表面形成水垢。自来水总硬度不超过mg/L是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

14、为什么要喝烧开的水?

自来水以及自行购买的现场制售水烧开后,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基本被杀灭,大部分挥发性有机物也能被去除,因此建议居民饮用烧开后的水。

烧水时,建议在水烧开后再沸腾1-2分钟,这样既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又能使水中氯气及一些可挥发性物质被蒸发掉。

水是生命之源,请珍惜水资源

饮用水宣传折页

往期推荐

关于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健康提示

食物多样,谷物为主

教育部发布《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全文来了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