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不能松懈!
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这次广州新冠疫情的出现再次敲响警钟,也提示了我国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爆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
我们非常了解新冠病*的“风险和残暴”,国外疫情仍然处在大流行的高峰期,我们就更不能放松,要继续保持常态化防控意识不松懈。
做好基本防疫工作
目前,少聚集、保持距离、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仍然很重要。日常生活中,要少扎堆聚集,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尤其是室内、通风不好的场所;注意与他人保持“一米线”的社交距离;
戴口罩,普通公众应随身准备口罩,在乘坐交通工具或在人员密集的地方、通风不好的场所都应坚持佩戴有效防护口罩,戴口罩不仅可以防止新冠肺炎的流行,对于预防流感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也是非常有效的;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用脏手触摸眼睛、嘴巴、鼻子;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臂肘遮挡住口鼻;提倡采用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不食用野生动物,肉类海产品一定要煮熟煮透再吃,注意食品购买、储存、清洗、加工等过程的卫生,做到生熟食品、用具等的分开,及时对盛装生的海鲜产品的用具等进行清洁。宿舍消杀指引
学生宿舍每天消*1次,上午有课的班级在7:30—8:00、下午有课的班级在13:30—14:00,每天在14:30前完成,宿舍长安排值日人员打扫宿舍后,用含有效氯浓度为mg/L的含氯消*剂湿式擦拭桌面、门把手、拖拭地面,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拖拭干净,完成后拍照发给班主任。
宿舍通风指引
宿舍每天通风3次,上午7:30—8:00、下午13:30—14:00、晚上20:30—21:00为强制通风时间,由宿舍长打开门(阳台门)窗进行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当空调开启时通风时间为1小时,各时段顺延30分钟。
积极配合疫情防控
每个人应怀有一份社会责任感,前往公共场所时要主动出示健康码,配合体温监测,正常方进入,如出现发热等身体不适,尽量不要前往公共场所,并视情况规范就医。
日常做好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应尽快到就近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及早明确诊断。另外,有新冠肺炎流行病学可疑暴露史的要及时报告,按要求就诊,并配合开展相关调查。
当前,广州疫情防控启动应急预案,疫情防控牵动着每位市民的心,我们正处在与疫情赛跑的关键时刻,为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硬仗,广州市文明办于5月30日发布《致广州市民的防疫倡议书》,向全市市民发出五点倡议。
致广州市民的防疫倡议书1
科学防范莫恐慌
带头学习疫情防控知识,科学宣传防护常识,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转发任何未经权威机构认证的疫情信息,自觉抵制发布不实信息的行为。听从社区属地安排,安全有序参与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防疫工作。
2申报信息莫隐瞒
遵守防疫规定,如实申报个人信息,主动配合防疫人员核对信息、测量体温、查验“穗康码”等有关工作。落实个人和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如有不适症状及时就诊,并主动告知旅行史、接触史。
3公共场所莫聚集
提高警惕意识,避免侥幸心理,不扎堆、少聚集。外出正确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防护距离。参与核酸检测或疫苗接种时,遵守秩序、听从指挥、礼让老弱,严防聚集引发相互传染风险。
4讲究卫生莫马虎
坚持文明健康绿色生活方式,养成勤洗手、多通风、常消*,用公筷、拒野味,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良好卫生习惯。
5志愿服务齐参与
就近就便、尽己所能,积极参与抗疫志愿服务,听从所在社区统一指挥,在测温及维护秩序、防疫物资调运、核酸检测信息登记、后勤保障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
加强防控、人人有责,群防群控、从我做起。让我们携起手来,更好支持配合本次疫情应对处置工作,为更科学精准严谨细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广州市文明办
年5月30日
丨图片来源:网络
丨排版编辑:陈洢柔
丨审核:郑文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