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在答复《关于在浙江省推广“父母持证上岗”的杭州上城经验的建议》中称,浙江一些地方对“父母持证上岗”进行了有效探索,省级层面也在做积极尝试,浙江数字家长学校自年在“之江汇”教育广场平台开通以来,已向全省参与数字家长学校学习的家长发放学习电子证书22万份。计划年秋季学期开始,将在浙江数字家长学校试行家长学习积分制,待时机成熟时在全省推行。对于“父母持证上岗”,社会各界也众说纷纭,支持者表示父母就该有考核标准,反对者却认为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7月7日,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会家庭教育委员会主任姚爱芳受邀参加上海新闻广播《市民与社会》节目,就这一热点话题和广大家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建议。
首先,姚主任对杭州上城区的做法持肯定态度,她认为对于“父母持证上岗”的探索,其一,是对家长的倡导,而非强制性的要求;其二,是对家长的引导,本质在于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学习相关的知识技能;其三,是对家长的指导,从*府的角度,为家长提供公益性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做好教育服务保障。
结合上海家长学校的工作经验,她表示家长教育工作可以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在全社会树立家庭教育的科学育儿观念。上海家长学校自成立以来,坚持秉承“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的办学宗旨,通过开展各类培训、讲座、咨询活动等,向家长传递科学的家庭教育观、成才观等,舒缓家长的教育焦虑,引导家长终身学习,做智慧父母。二是建设家长所需要的知识体系,为家长提供更加系统化的学习,形成完整的知识架构,而非零散的、琐碎的知识点的堆砌。目前由上海家长学校打造的在线课堂在内容上进行了精细化设计,紧跟家庭教育热点、难点、重点话题,密切围绕“成才观”、“生命教育”、“亲子沟通”安排每期讲座的主题,聚合高密度的优质教育资源,面向全市乃至全国同步释放,对家长学习进行引导和服务。至今已开展在线课堂42期,覆盖全国万人次的家长在线观看,也充分体现了家长们巨大的学习需求。此外,上海家长学校年初开展的家长教育现状调研结果表明,当前家长迫切需要的三门课程为:儿童发展心理学、婚姻社会学以及家庭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这些都为家长知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设计思路。三是引导家长在家庭中的自主实践。每个家庭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它自身的独特性。因此,家庭经验是很难照搬照抄的,也是难以去直接模仿的。*府和相关部门要引导家长在树立科学育儿观念、掌握科学家庭教育知识的基础上,学以致用,开展家庭教育实践,在真实的家庭场景中,总结适用于自己的家庭教育方法和经验。
回到家长这个主体,姚主任提到家长这个身份也是多彩的、多层次的,第一重身份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家长,也就是说孩子出生的时候,自然晋级为家长;第二重身份是法律意义上的家长,指的是家长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对孩子的监护责任等等;第三重身份是情感意义上的家长,意味着家长与孩子之间有着亲密关系的链接,要建立起和谐互动的亲子关系;第四重身份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家长,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作为家长,在整个社会中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之一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事”,在家庭中育人也是在为社会培养人才。孩子的成长必然离不开家长的陪伴,根据陪伴的质量不同,又可以把家长划分为四个层次:舍得为孩子花钱;舍得为孩子花时间;在孩子的教育上花心思;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对于智慧家长来说,有效陪伴的三原则包括:陪伴需要自愿,要心甘情愿和身心合一;陪伴需要科学,要有正确的儿童观;陪伴需要互动,要有能量有营养,这些都是需要家长不断学习和修炼的。家事也是国事,家和万事兴,家安孩子安。家庭要成为孩子第一所学校,家长要成为孩子第一任老师,帮助孩子扣好第一粒纽扣,迈好人生第一步!“证书”、“课程”、“积分”不过是一些外在的工具,初衷在于鼓励家长通过不断地学习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更好的父母,让家庭教育真正回归本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