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战“疫”
谣言和病*一样可怕!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白衣天使们在医学战场上与病*正面迎战,然而有的人却正在制造和传播谣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全球媒体纷纷出手,有力回击了一批甚嚣尘上、罔顾事实的谣言,筑牢抵御谣言的“防火墙”。
新冠病*人工制造?
诺贝尔奖得主本庶佑澄清虚假消息
△CCTV13《朝闻天下》节目
近日,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日本著名免疫学家本庶佑的名字,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被借用甚至传播了大量虚假信息。对此,日本学者本庶佑本人于近日通过其所在的京都大学官方网站发表声明文章予以澄清。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日本著名免疫学家本庶佑
据日本媒体报道,有人假借本庶佑之名通过英语、印地语等语言传播“新冠病*是人工制造的”等虚假消息,甚至恶意杜撰本庶佑具有曾在武汉工作的经历。
对此,本庶佑和京都大学的声明如下:
“本庶佑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特别教授认为,由于最近的一些海外报道引起误解,本庶副院长、特别教授的声明文如下所述:
因为新冠肺炎在世界范围内流行,造成的痛苦和经济损失,史无前例。当下全世界都经历痛苦之时,我和京都大学的名字,被用于进行虚假发布和错误信息的扩散,让我感到非常惊讶。
现在,是我们所有人,特别是在科学研究最前线的工作者,为了和这个共同敌人战斗而应该合作的时候。我们为保护友爱的人们的生命而努力,一刻也不能延迟。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必须倾注于治疗疾病,防止悲伤进一步扩散,制订面向新时代的计划。在这种情况下,像这样对疾病的起源毫无根据的主张,是极其危险和具有毁灭性的。
人类的幸福建立在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原理之上。本校为了这样的人类全体的福祉而尽力。我为全身心地支持本校的工作而感到无比的高兴和自豪。让我们继续朝着我们人类能够达成的最高目标前进吧。”
中国疫情应对失败?英国知名学者:事实胜于雄辩!不质疑中国有些国家脸往哪儿放?
近日,英国著名学者马丁·雅克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采访时表示,中国不是空谈家,而是行动派。对于那些见不得中国好的人,无论中国做什么,他们都会消极对待。所以,中国走自己的路,让他们说去吧!
《柳叶刀》总编接受*专访:“病*起源阴谋论”很可笑,美国*客言论让人失望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如何评价疫情防控中的中国经验?如何看待屡屡出现的“病*起源阴谋论”和“责任论”?在5月1日的《新闻1+1》节目中,*专访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总编理查德·霍顿,回应公众关切。
虚假信息引发的“疫情”影响和病*严重程度相当
针对“病*阴谋论”等谣言,霍顿说,这些说法很多非常可笑,但也要重视它们。“病*阴谋论”对抗击疫情是不利的,我们必须要了解病*起源,并以科学的态度来研究它,不能让这样的阴谋论扰乱我们的思考,这种阴谋论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很严重的。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所说,最近几个月我们在对抗两种疫情,一种是由病*所引起的,第二种是由虚假信息引起的。虚假信息在很多时候造成的影响和病*引起的疫情严重程度相当。这种谣言就像病*一样扩散并影响着人们,对人们造成了伤害。所以需要在防控病*传播的同时也破除谣言。
寻找零号病人意义不大更重要的是寻找病*起源
霍顿表示,寻找零号病人并不是很有意义。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艾滋病大暴发时,很多人都想找到艾滋病零号病人,花了很多精力。当时人们以为已经找到了,这个人被媒体曝光之后引起了广泛讨论,但是很多年之后发现这个人并不是零号病人。寻找零号病人可能会引起污名化和歧视等问题,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也不科学。
但另一方面,我们确实要了解这种病*的起源,知道它来自于哪里,了解它的传播过程,进而减少传播到人类的风险。
美国一些*客的言论让人失望
霍顿说,他非常赞赏美国的科学和医学发展水平,美国的医生和科学家在应对疫情方面做得非常好,比如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德博拉·伯克斯博士都是非常杰出的研究人员。但让他失望的是美国的*客,他们鼓吹阴谋论,支持一些没有明确证据的治疗方案,还公开批评其他国家或是组织。这种做法没有用处,我们应该做的是加强合作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分化各个国家和人民并不能有效应对这一全人类面临的威胁。
很多国家数万人死亡的情况本可以避免
霍顿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在1月30日就把这次疫情定义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这是向世界发出的警告,提醒世界重视疫情。谭德塞博士提到了这种病*的传播,让大家准备好。世界卫生组织是全球卫生领域最重要的权威组织,我们需要重视世卫组织的警告。很不幸的是,很多国家并没有重视预警,造成数万人死亡,而这种情况本可以避免。
民调显示:仅23%美国人认为
美总统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可靠
据美联社和美国芝加哥大学民意研究中心所做的最新民调显示,疫情如今在美国不仅是一场公共健康危机,还成为了一场“信任危机”。只有23%的美国人认为总统特朗普是“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可靠信息源’”,52%的人只相信本州和本地领导人的话。
解雇、革职和报复
特朗普“甩锅”专家手段多
随着新冠确诊病例数在美国快速增长,美国国内针对特朗普*府应对疫情不力,同时还用谎言大话误导美国民众,导致美国成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国家的指责声音也越来越大。情急之下,“甩锅”成为了美国*府的首选伎俩,先是将矛头指向中国,之后又炮轰世卫组织,而近日,就连美国国内抗击新冠病*的中流砥柱——医疗专家、医护人员,也被列入美国*府“甩锅”名单中。这让美国各大媒体都看不下去了,它们广泛跟踪报道此类事件,为医疗专家和医护人员发声,为公众提供途径去了解科学事实。
△特朗普备受抗疫不力指责转发“解雇福奇”推特(CNN)
●“被甩锅”:顶级专家福奇险些被解雇
据美国主流媒体CNN报道,由于福奇近日接受CNN采访时表示,美国应该采取更多措施来预防新冠病*的传播。特朗普总统即刻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了一篇保守派人士要求解雇美国传染病权威专家福奇的推文,激发了公众对于福奇去留的猜测。
尽管特朗普的保守派盟友在疫情期间批评攻击福奇已成常态,但特朗普的这一举动让人格外担忧,这或许暗示了特朗普对于其新冠病*工作组的最关键成员积怨已久。
特朗普对此次危机的最初处理方式已经受到越来越严重的质疑,有消息称,在特朗普采取行动(如要求采取社会隔离措施)数周之前,美国*府和卫生官员就已经发出警告。但特朗普则否认他的*府反应迟缓,并全然不顾卫生官员警告,还呼吁在5月初尽快重新开放经济,尽管这样可能会导致疫情第二次暴发。
福奇向CNN记者承认,如果更早采取缓解措施可能会挽救更多人的生命,但是当时面临重重阻拦未能达成。而不同于特朗普希望迅速恢复经济的说法,他再次呼吁谨慎选择重新开放的时机。数小时后,就发生了特朗普转发“解雇福奇”推文的事件。
尽管特朗普后来否认了他可能会解雇福奇的说法,但公众对于特朗普盟友抹黑攻击医学专家的行为一直热议不断。
△领导疫苗研发工作组的主任由于反对特朗普吹捧的药品被罢免(《时代》周刊)
●“被惩罚”:疫苗专家反对不科学研究被罢免
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因在缺乏科学证据的情况下,反对使用特朗普吹捧的一种抗疟疾药物来治疗新冠肺炎疫情,领导疫苗研发工作组的主任里克·布莱特(RickBright)被罢免。
当地时间4月19日,美国生物医学高级研究与发展局前局长里克·布莱特在一份声明中说,他突然被革职,并被调任次要职位,原因是反对使用羟氯喹等关联*治因素的药物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他的律师团称,此举为“简单明了的报复”。
自特朗普开始在白宫简报会上吹捧疟疾药物羟氯喹以来,有关此药物的争议一直不断。拥有免疫学博士学位的布莱特表示:“对抗新冠病*,必须以科学为根据,而不是被*治因素或者任人唯亲所影响。我对特朗普提出的‘灵丹妙药’提出限制,是因为广泛使用氯喹和羟氯喹显然缺乏科学依据。”
而最近的一项研究更是证实了布莱特的说法。根医院的名患者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服用羟氯喹的97名患者中,死亡率达27.8%。而在名未服用该药的患者中,死亡率为11.4%。这样看来,羟氯喹没有益处,反而提高了死亡人数。该研究引起了医学界的争论,也让许多医生对这种药物的疗效如何持怀疑态度。
在当地时间20日的白宫简报会上,当有记者向特朗普问及布莱特的时候,特朗普声称从未听说过此人。但美国国会主要民主*人支持对此事进行彻底调查。无*派监察组织执行总监丹妮尔·布莱恩(DanielleBrian)说:“因为这位举报人的尽职工作而惩罚他将使我们回到黑暗时代。
△“我不知道原因”,特朗普否认急救激增事故中的责任(美国商业杂志《福布斯》)
●“被中*”:美国抗疫举措与科学事实渐行渐远
据美国商业杂志《福布斯》报道,特朗普错误地向民众宣传可以摄入消*剂来杀死新冠病*,但他却否认自己此举导致急救事故激增并应对此负责,并宣称,他“无法想象为什么”。
此事源起于特朗普在23日的白宫疫情简报会上的建议,他提出可以尝试将“注射消*剂”作为治疗新冠病*的一种方法。虽然他后来试图收回自己的说法,表示建议用消*剂治疗这种病*只是一种“讽刺”,但此举遭到了医生们的强烈谴责,并警告人们不要摄入有*物质。
但总统的号召力要远远大于医疗工作者,近期,伊利诺伊州、马里兰州、密歇根州和纽约市的*物控制中心的急救电话激增,很多人报告称误用了家用清洁剂和消*剂。当记者对此提问特朗普时,他否认对此重大事故负责,并声称“无法想象为什么”。
马里兰州州长拉里·霍根、密歇根州州长格雷琴·惠特默公开指责特朗普的这些言论导致了紧急电话的激增。惠特默表示:“越来越多的人在给*物控制中心打求助电话,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能获取真实准确的医疗信息和科学事实。”霍根表示马里兰州近期已接到上千通电话,他发表声明,敦促人们不要以任何方式摄入消*剂。
而总部设在英国的消*剂生产公司利洁时(ReckittBenckiser)也发表声明说:本公司所生产的消*产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于人体,不能注射、消化或其他任何途径,并引导读者访问有关介绍新冠病*及防治的网站。
来源:央视新闻、CCTV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