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剂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牛奶茶水服药可能中毒 [复制链接]

1#

生病需要吃药时,医生或药品说明书会提示药片需要用温水送服。但是为了方便或减少儿童服药的困难,我们常会随手用茶或果汁送服药品。这种做法到底是无妨大碍还是会因小失大呢?医院药师孔繁翠逐一进行了分析:

果汁送服药物隐患多

迄今为止,研究发现将近50种药物会与果汁发生反应。如小儿发热时常用的退热药,治疗高血压和预防心脏病的β受体阻滞剂、环孢霉素以及抗生素红霉素、麦迪霉素、*连素,碱性药物苏打、氢氧化铝等。

因此,在不确定果汁成分和药物反应之前,应尽量用温水送服药物,不要用果汁或其他酸性饮料送服。

茶水送服因药而异

一般情况下,医生嘱咐患者不要用茶水送服药物,这主要是考虑茶中的鞣酸与药物有效成分易发生化学反应,或者茶中咖啡因等成分直接影响药物疗效。

·不能用茶水送服的药:

如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生物碱麻*素、阿托品;甙类洋地*、地高辛、人参、*芩;抗结核药利福平;阿司匹林、催眠药等都会与鞣酸发生反应,不能用茶水送服。

茶类饮料中的鞣酸成分,可使许多抗生素失去抗菌活性;心脏病人服用洋地*抗心衰,若与茶水同服,可出现吃药无效或药物中*;

治疗贫血的药物硫酸亚铁和枸橼酸铁铵等,各种助消化药物如胃蛋白酶、淀粉酶、胰酶、酵母、乳酶生等,人参、*连、*柏、麻*、元胡、防已等中药材,与茶水同服,均可降低药效。

·可以用茶水送服的药:

但在某些情况下,用茶水送药也有可取之处。以抗过敏药为例,扑尔敏、去敏灵、苯海拉明、赛庚啶,以及含有抗过敏成分的感冒药时,多数人白天会感到困倦乏力,不能正常工作。若用茶水送服,能不同程度地消除这些不适。

牛奶不宜送服药物

牛奶或奶制品用牛奶送服药物同样会影响某些药物的治疗效果。服用四环素、土霉素等抗生素时,用牛奶送服,牛奶中的钙可与它们结合成不溶性螯合物而影响吸收,进而降低药物的疗效,甚至完全失效。牛奶中所含的钙能增加强心苷(洋地*、地高辛)的*性,心衰病人服用洋地*、地高辛等药物治疗时,喝大量牛奶,容易产生中*反应,甚至发生意外。使用优降宁的高血压病人,牛奶或奶制品,可能引起血压骤升,严重者会引起血压持续性升高,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

服药用水的讲究

吃药时难免要喝水,用什么样的水、多少水来送服药物才科学呢?用白开水送服药物是个常识,但有些人喜欢用50-60摄氏度以上的热水服药。殊不知,部分药品遇热后会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进而影响疗效。如助消化类药物、维生素类、止咳糖浆类、含活性菌类、清热类中成药,如用热水服用均宜使药物活性成分丧失。

又如,六味地*丸是常用的中成药,由六味中药组成,有滋补肾阴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肾阴不足、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盗汗遗精等病证。六味地*丸多为蜜丸,通常人们会用温开水送服。其实,最好的方法是用温的淡盐水。六味地*丸用淡盐水送服,就是中药与药引的配伍。食盐也是一味中药,其味咸性寒,有清火、凉血、解*的作用。因其味咸,可引药入肾,所以可以作为药引,帮助六味地*丸直达病变处,更好地发挥补肾的作用。其他宜用淡盐水送服的中成药还有:金锁固精丸、四神丸、黑锡丹、大补阴丸、左归丸、左磁丸、虎潜丸等,多为治疗肾虚的药物。

此外,矿泉水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遍了,但用矿泉水送药其实是不科学的。因为其中存在一些矿物质和金属离子对有些药物也会有影响。所以尽量不要用矿泉水送服。

孔繁翠提醒,对于绝大多数药物来说,还是用温开水送服最安全,千万不要图一时方便而因小失大,造成用药安全隐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医院订阅哦!

电视剧《急诊科医生》中,一位略显肥胖的男性患者,虽然剧情不多,但却令人印象深刻!患者回答最多的两句话,不是“疼!”,就是“记不清了!”。

这是一位腹痛的患者,意识淡漠,体态肥胖,全腹压痛,还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剧中,海洋医生接诊,感觉问题严重,请普外科专家吴仲恺主任会诊,因腹痛原因不明,且进行性加重,二位医生商量后,决定剖腹探查。

正在准备马上手术之际,幸遇何建一主任到场,经过细致检查,发现患者为地高辛中*,并非急腹症,及时制止了一起手术悲剧!

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由全腹部压痛、反跳痛,怀疑急腹症决定手术,到急诊科主任及时到场,发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推翻急腹症诊断!从推翻手术决定到患者内科药物治疗转危为安,情节可谓一波三折!

看完电视剧后,大家不禁会问,地高辛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诊断起来有这么复杂吗?

(音频:北医三院急诊科田兆兴)

笔者年也曾经遇到过一位患者,男性,70岁,半年前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同时总觉得“暗无天日”,即使天气晴朗,他也觉得眼前都是昏沉沉的。

半年间,因为恶心呕吐症状愈来愈严重,医院,找过多位专家,反复进行了多次全身系统检查,并且服用了多种胃肠道药物,但是,症状不但没有减轻,相反越来越重。

直到有一天,他恶心呕吐严重,来到三院急诊,当时接诊的刚好是我,询问老人家具体病史、症状。

“有没有什么基础疾病?

“没有!”

“有没有服用什么药物?”

“没有!”

老人强调最多的就是,恶心呕吐越来越重,吃什么药都不管用,并且不管多好的天气,总有“暗无天日”的感觉。

总觉得暗无天日,医院,多次全面检查均在正常范围,莫非老人家患了“抑郁”?

沉思良久,我忽然眼前一亮,直接问了一句:“您以前是不是患有心衰啊?”

这时老人家才说,“的确是患有心衰”,但同时又补充一句:“心衰一直在吃药,控制非常好!”

听了这个,我已经明白老人家得的是什么病了:“您是不是每天都在服用地高辛啊?”

老人家突然一愣,“是啊,已经连续服用了好几年了,每天一片,医院检查,大夫都说没有问题啊!”

为了确诊,老人抽血检查了地高辛浓度,30分钟后结果显示,血液中地高辛浓度是正常值的10倍,他患的正是地高辛中*。

经过有针对性治疗一周,老人恶心呕吐的症状完全消失,“暗无天日”的感觉也没有了。

那么,地高辛到底是一种什么药物?中*后有何症状呢?

地高辛是中效强心苷类药物,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是目前治疗心衰的经典用药,对心脏有正性肌力作用,能够减慢心率,抑制心脏传导。

适用于低心输出量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等。地高辛排泄较快而且蓄积性较小,半衰期33~34h,中*血药浓度2.73~3.9nmol/L,成人致死量10mg。

地高辛中*常见的症状主要有消化道反应,如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视觉障碍,如*视、绿视、视物模糊、畏光等;神经系统症状,如眩晕、头痛、失眠、嗜睡、精神错乱、癫痫样抽搐发作等;心脏反应,如室性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及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严重者可发生心室纤颤,心搏骤停、猝死。

从《急诊科医生》和三院接诊的这两位患者的情况来看,我们能够发现,一位患者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早老性痴呆,另一位则是年龄较高的老年人。在看病时,他们常常不能将自己的病史和用药情况说明白,这是影响确诊的重要原因。

患者只能描述说“疼”,“记不清了”!即便医生问到既往患有什么疾病时,也会说自己没啥毛病,问他平时正在服用什么药物时,他可能仍然说没有。

但是,经过有针对性的询问,他说自己患心衰多年,一直吃药控制很好,服用地高辛,每天一片。在老人看来,吃地高辛就如同平时吃饭一样,所以在问他平时是否服用什么药物的时候,他就略过了这条重要线索,因此也就瞒过了众多的医生。

临床中还有很多内科疾病可能会表现为急腹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腹型过敏性紫癜、血卟啉病、铅汞中*、急性心肌梗死、系统性红斑狼疮、腹型上呼吸道感染、急性白血病、伤寒等等。因此,不单单是地高辛中*是外科医生的陷阱,其他内科疾病稍有不慎也容易蒙蔽我们的双眼。

北医三院急诊科田兆兴

编辑

孙静

更多音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