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剂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警惕手术室里潜伏的职业杀手 [复制链接]

1#

化学消*剂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的制剂。不同于抗生素,化学消*剂在防病中的主要作用是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消*剂不是浓度越高越好,过度使用会带来其他风险。如过氧乙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轻易地将微生物杀灭,常用于衣物、地面、墙壁、房屋空间等的消*,但使用浓度过高时可刺激、损害皮肤黏膜,腐蚀物品。同时,长期大量使用同一种消*剂、灭菌剂,会使微生物产生抗药性,灭菌效果大大降低。为避免致病菌产生耐药性,可以轮换使用不同消*剂。部分消*剂一定程度可以在功能上相互替代,但各类消*剂消*原理不同,使用和禁忌事项也各不相同,必须慎重选用,才能做到安全消*、有效消*、绿色消*。

01

含氯消*剂

含氯消*剂是指溶于水后能产生具有杀菌作用的活性氯的一类消*剂,属于使用最广泛的一类广谱、高效消*剂。这类消*剂包括无机氯化合物(如84消*液、次氯酸钙、氯化磷酸三钠等)、有机氯化合物(如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氯铵T等)。

含氯消*剂的使用方法

常用的消*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与干粉消*等方法。

浸泡法。将待消*的物品放入装有含氯消*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的消*,用含有效氯mg/L的消*液浸泡10分钟以上;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枝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用含有效氯0-mg/L消*液浸泡30分钟以上。

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法消*的物品用擦拭法消*。

喷洒法。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mg/L的消*液均匀喷洒(墙面mL/m2,水泥地面mL/m2),作用30分钟以上;对经血传播病原体、结核杆菌等污染的表面的消*,可用含有效氯0mg/L的消*液均匀喷洒(喷洒量同前),作用60分钟以上。

干粉消*法。对排泄物的消*,用含氯消*剂干粉加入排泄物中,使含有效氯0mg/L,略加搅拌后,作用2-6小时;对医院污水的消*,用干粉按有效氯50mg/L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搅拌均匀,作用2小时后排放。

含氯消*剂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正确使用。应选择有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的消*剂使用。配制和分装高浓度消*液时,应戴口罩和手套;使用时应戴手套,避免接触皮肤。如不慎溅入眼睛,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就医。现配现用,经配制的消*液应当天用完。含氯消*剂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腐蚀性以及致敏性,过量或长期接触可能会致人体灼伤。与其他物质混用,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引起中*。严禁含氯消*剂与其他消*或清洁产品混合使用。

做好防护。含氯消*剂一般具有很强的刺激性或腐蚀性,如果长时间直接和人体接触,对人的皮肤和黏膜有较大的刺激,调配及使用时最好应佩戴口罩和橡胶手套进行操作。调配或使用时应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配制时应有量杯或汤勺计算份量。

规范用途。含氯消*剂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一般较强,严禁与酸性物质接触,最好不要用于衣物的消*,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太长。消*好的物品应以清水冲洗及抹干,以免对表面有腐蚀。

安全存放。含氯消*剂应储存于阴凉、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避免阳光直射,并放在小孩触摸不到的地方,避免误服。如不慎接触眼睛,应立即用清水冲洗15分钟,如仍不适可求医。消*期间不要随意用手揉擦眼睛,触摸鼻子或嘴,及时洗手。

应急处置。皮肤沾染含氯消*剂原液时,必须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部溅到含氯消*剂时要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连续冲洗,医院治疗。误服者可立即喂食牛奶、蛋清等,以保护胃黏膜,减轻损害,然后进行催吐,医院进行救治。

02

醇类消*剂

醇类消*剂最常用的是乙醇和异丙醇,它可凝固蛋白质,导致微生物死亡,属于中效消*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破坏多数亲脂性病*;醇类杀灭微生物作用会受到有机物影响,而且由于易挥发,应采用浸泡消*或反复擦拭以保证其作用时间。醇类常作为某些消*剂的溶剂,而且有增效作用,常用浓度为75%。

酒精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酒精消*时必须使用“医用“酒精,酒精浓度75%效果最佳。醇类消*剂中醇含量过高,使用不当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由于醇类具有挥发性,因此在使用醇类消*剂时应注意开瓶时效。醇类消*剂在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通风。在室内使用酒精时,需要保证良好通风,使用过的毛巾等布料清洁工具,在使用完后应用大量清水清洗后密闭存放,或放通风处晾干。

正确使用。如单一使用乙醇进行手消*,建议消*后使用护手霜。不得口服,对酒精过敏者慎用。使用前彻底清除使用地周边的易燃及可燃物,使用时不要靠近热源、避开明火。比如做饭、打电话、吸烟、使用电蚊拍等行为,在喷洒高浓度酒精后均不能立即进行。给电器表面和灶台消*时,应先关闭电源和火源,待电器和灶台冷却后再用酒精擦拭,以免酒精挥发导致爆燃。不要使用洒精对衣物直接喷洒消*,如果遇到明火或静电,可能发生引燃。

切记:酒精消*时一定要防火!

酒精着火灭火简易方法

湿布盖火,隔绝氧气是最靠谱的扑灭酒精起火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有条件时,最好使用覆盖面较大的湿布,灭火时不能有快速拍打动作。一旦被烧伤,第一要紧的事情,当然是灭火。伤者正确的应对措施应当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立即脱去衣物。衣物沾上酒精,已经成为燃烧物,以最快速度去除衣物,脱离热源,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损伤和后果。

第二,避免高声喊叫。在头面部已经被火焰包围的情况下,喊叫会引起严重呼吸道烧伤,而呼吸道烧伤,是烧伤患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

第三,设法灭火应当就地打滚压灭火焰或至少压制火势,减轻损伤。此外,如果使用酒精给家用轿车消*,建议车辆停留在通风良好、没有暴晒、远离火种及热源的室外环境,且车辆熄火、车窗车门都打开的情况下,可以使用75%浓度的酒精对车辆的方向盘、按钮、车门把手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如果确实需要对车内进行大规模消*,可按产品标签标识选用能作用于金属、皮革表面的日常家居类消*剂以杀灭肠道致病菌的浓度进行配制和使用,消*后可用湿润的干净毛巾反复擦拭,并打开车窗通风。

03

过氧化物消*剂

 

过氧化物类消*剂具有强氧化性,各种微生物对其十分敏感,可将所有微生物杀灭。这类消*剂包括过氧化氢、过氧乙酸和臭氧等。它们的优点是消*后在物品上不留残余*性。

过氧化氢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双氧水是公认的低*物质,但若使用不当,仍有可能造成危害。

不得口服,应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勿长期浸泡。

避免与碱性及氧化性物质混合。

稳定性差,需避光、避热,置于常温下保存,远离火源、热源。

不可与还原剂、强氧化剂、碱、碘化物混合使用。

过氧乙酸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采取防护。应严格按照所购入的过氧乙酸消*液的浓度和使用说明进行稀释配制,稀释及使用时必须佩戴橡胶手套,操作要轻拿轻放,避免剧烈摇晃,防止溅入眼睛、皮肤、衣物上。配制消*液的容器最好用塑料制品,配制过氧乙酸时忌与碱或有机物混合,以免产生剧烈分解,甚至发生爆炸。

确保使用浓度。因过氧乙酸溶液不稳定,应贮存于通风阴凉处,或随时使用随时配制,用前先测定有效含量;用蒸熘水或去离子水配制稀释液,稀释常温下保存不宜超过2天。

正确使用。过氧乙酸消*液具有一定的*性,在进行室内喷洒消*时浓度不宜过高,以免危害人体。在进行室内熏蒸消*时,人员应撤离现场,熏蒸结束室内通风15min后人员方可进入。过氧乙酸对金属有腐蚀性,不能用于对金属物品的消*。过氧乙酸对大理石和水磨石等材料地面有明显损坏作用,切忌用其水溶液擦拭地面,不可用于地面消*。

安全存放。过氧乙酸消*液应储存于阴凉、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避免阳光直射,并应该放在小孩触摸不到的地方,避免误服。

应急处置。皮肤沾染过氧乙酸消*液原液时,必须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部溅到过氧乙酸消*液时要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连续冲洗,医院治疗。

04

二氧化氯

常温下,二氧化氯为*绿色至橙*色气体,带有类似氯气和臭氧的强烈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二氧化氯消*剂是一种绿色、安全、高效、广谱的消*杀菌剂,可以杀灭养殖水体中的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分枝杆菌和各种病*等。它对微生物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穿透能力,还可以快速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来破坏微生物。二氧化氯不稳定,受光和热也易分解释放出氯气,其溶液于冷暗处相对稳定。

二氧化氯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时应戴手套,避免高浓度消*剂接触皮肤和吸入呼吸道,如不慎溅入眼睛,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就医。

外用消*剂,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不宜与其他消*剂、碱或有机物混用。

二氧化氯片剂或粉剂兑水后激发出二氧化氯,可以杀灭空气中对人体有害的细菌病*,同时去除空气中的硫化物、异味。空间大的可以用粉剂,家庭等小范围可以用二氧化氯泡腾片,使用方便易保存。

05

含碘消*剂

碘是一种活动性很强的化学元素,一方面可直接卤化菌体的蛋白质,另一方面凭着很强的渗透力,可直达菌体内部,加强了对病原体的杀灭作用。碘伏杀菌作用迅速,低*,对皮肤、黏膜、伤口几乎没有刺激性,适用于皮肤、黏膜的消*,也可治疗烫伤、皮肤霉菌感染、烧伤、冻伤、切割伤、擦伤、挫伤等一般各类外伤。碘伏常用的浓度是1%;用于皮肤的消*治疗可直接涂擦;稀释二倍可用于口腔炎漱口;稀释十倍可用于阴道炎冲洗治疗。此外,还可用于医疗器械的一般性消*,以及饮用水、环境表面、食具、餐具等的消*。

碘伏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对于已经用“红汞”(俗称红药水)消*的伤口不能再用碘伏,以免产生碘化汞而腐蚀皮肤。

碘伏稀溶液*性低,无腐蚀性。原液应在室温下避光保存。

少部分人有可能对碘伏过敏,出现涂抹部位红肿、皮疹及痛痒,应避免再用碘伏,用医院就诊。

碘伏不能入眼,面部消*时应保护双眼,一旦入眼,立即用医院就诊。

06

醛类消*剂

醛类消*剂是使用最早的一类化学消*剂,主要包括:甲醛、戊二醛、邻苯二甲醛等。醛类消*剂如甲醛和戊二醛可杀灭各种病原体,对皮肤黏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其主要是对眼结膜和呼吸道急性刺激作用,引起流泪、咳嗽,重者可引起支气管炎、血痰以至窒息而死。醛类消*剂皮肤接触时间过长,可引起皮肤角质化及皮肤变黑等现象,严重者可引起湿疹样皮炎。醛类消*剂一般作为灭菌剂,主要用医院消*。

醛类消*剂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由于它们对人体皮肤与黏膜有刺激、固化作用并可使人致敏,所以不可用于空气、食具的消*。

控制使用量,避免不当使用导致摄入过量引起中*现象。

使用时注意防护,避免引发刺激反应。

注意时效,避免因超期使用而导致的消*失效。

注意保存,应放置于儿童不易取到的位置,避免儿童使用。

07

酚类消*剂

酚类消*剂是酸类化合物,呈弱酸性,在环境中易被氧化,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与碱性物质接触。其代表产品有苯酚、煤酚皂溶液、六氯酚、对氯间二甲苯酚等。常用的煤酚皂又名来苏尔,其主要成分为甲基苯酚。

酚类消*剂使用方法

物体表面和织物用有效成分mg/L~0mg/L,擦拭消*15~30分钟。

酚类消*剂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苯酚、甲酚对人体有*性,在对环境和物体表面进行消*处理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如有高浓度溶液接触到皮肤,可用乙醇擦去或大量清水冲洗。

消*结束后,应对所处理的物体表面、织物等对象用清水进行擦拭或洗涤,去除残留的消*剂。

不能用于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不能用于医疗器械的高中水平消*,苯酚、甲酚为主要杀菌成分的消*剂不适用于皮肤、黏膜消*。

08

含溴消*剂

含溴消*剂是指溶于水后,能水解生成次溴酸,并发挥杀菌作用的一类消*剂。含溴消*剂在水中能够杀菌主要是它在水中能够通过溶解不断释放出活性溴离子,溴氯海因同时能释放出溴离子和氯离子,形成次溴酸和次氯酸。溴氯海因与二溴海因均为高效、安全、广谱的消*剂,医院消*、工业水处理以及矿泉(温泉)浴池的消*及其他各种水处理、卫生间消*除臭、消*漂白等方面。也可用作一般物体表面的消*,如家庭、公共场所中日常用品表面及交通工具上人体常接触的物体表面,桌椅、床头柜、卫生洁具门窗把手、公交车座椅、把手和儿童玩具等的表面。

含溴消*剂使用方法

物体表面消*常用浸泡、擦拭或喷洒等方法。溴氯-5,5-二甲基乙内酰脲总有效卤素-mg/L,作用15-20分钟;1,3-二溴-5,5-二甲基乙内酰脲有效溴-mg/L,作用10-20分钟。

含溴消*剂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含溴消*剂为外用品,不得口服。

本品属强氧化剂,与易燃物接触可引发无明火自燃,应远离易燃物及火源。禁止与还原物共贮共运,以防爆炸。

未加入防腐蚀剂的产品对金属有腐蚀性。

对有色织物有漂白褪色作用。

本品有刺激性气味,对眼睛、黏膜、皮肤有灼伤危险,严禁与人体接触。如不慎接触,则应及时用大量水冲洗,医院治疗。

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橡胶手套等劳动防护用品。

09

环氧乙烷

环氧乙烷又名氧化乙烯,是易燃、易爆的有*气体,具有芳香的醚味,很容易挥发成气体,当浓度过高时可引起爆炸。

环氧乙烷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环氧乙烷具有*性、致癌性、刺激性和致敏性,属于易燃、易爆化学品,因此并不常见于日常生活消*。一旦意外与人体接触需立即处理。

皮肤接触: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10

重金属类消*剂

重金属类消*剂一般是指负载或者吸附抗菌重金属离子的载体或者复合体,重金属主要包括:铁、锰、锌、铅、锡、汞、铜、镉等金属离子及其氧化物。银离子能显著抑制和杀灭鼻腔、口腔内的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鼻病*及引发疱疹的病*等常见致病微生物,促进伤口愈合的同时缓解充血、疼痛、异味等症状,预防或消除炎症及因各种介入性检查治疗、术前术后引发的感染,加速病变部位恢复。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该品用作消*剂、除臭剂、水质净化剂。可除臭消*,用于杀菌、消*,且有收敛作用。

重金属消*剂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控制使用量,避免不当使用导致人体金属离子摄入过量。

避免与衣物接触,避免产生不易清洗的污渍。

避免与还原性物质接触,避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降低消*效果。

对相关离子过敏者禁用。

使用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来源|江苏应急与管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手术室是外科系统实施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每天工作时间至少8小时,手术室里空气和噪声污染,化学性气体危害以及电离辐射的损害,是手术室医务人员日常工作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它们像职业杀手一样潜伏在手术室里,每时每刻都在威胁着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做好职业防护,是医务人员的职责之一。

一,头号杀手:多种废气

1.废气的来源

麻醉机管路排出的麻醉吸入剂,化学性消*剂次氯酸钠,过氧已酸,甲醛,戊二醛使用后的残留,关节置换手术中骨水泥释放的气体,气腹机排出的CO2余气等。

2.废气的危害

(1)长时间吸入麻醉废气,导致体内蓄积引起慢性氟化物中*,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记忆力和理解力下降等,化学性消*剂气体可引起气喘,皮肤过敏,流泪,甚至有致癌的危险。

(2)骨水泥是高分子化合物,手术中释放的气体吸入后使人恶心,头痛,头晕,一过性低血压,低氧血症,心律失常,心博骤停等。

(3)长时间吸入CO2可出现困乏,心率加快,头痛等。

3.防护措施

(1)麻醉医师在实施麻醉前检查麻醉机各种管路密闭性能,防止气体泄露。

(2)手术室地面,物体表面使用次氯酸钠消*后,再使用清水清洁一遍。甲醛,戊二醛取用时防止遗撒,及时封闭容器口,防止消*剂挥发。使用过氧乙酸消*手术间后,开启净化系统,待气味排除后再启用手术间。

(3)手术中使用骨水泥时,搅拌动作要迅速,及时用到手术部位,尽量缩短溶解后的骨水泥在空气中放置时间,减少空气中的气味浓度。

(4)手术前检查CO2输入管道的严密性,开启气腹机前检查气腹管的性能,防止漏气。术中转换手术器械时,动作要迅速,尽量减少CO2的泄露。手术完毕及时关闭CO2管道开关,防止大量CO2气体泄露手术间。

二,高调杀手:噪音

噪音是指引起人们生理和心理不适的一切声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白天的噪音标准是35---40db。噪音强度在50---60db即能产生相当干扰。

1.噪音的来源

麻醉机监护仪报警器,神经外科颅骨切割及颅骨钻孔高速运转声,微创手术电刀切割声,骨科手术电锯,电钻等动力工具产生的声音。

2.噪音的危害          

(1)损害听力:有检测表明,长期处于噪音在90DB以上的环境中可引起耳鸣,听力下降或噪声性耳聋。

(2)对生理心理的影响:长时间在噪音环境中工作可产生情绪改变,表现为焦虑,恐惧,抑郁,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

(3)影响心血管系统:在噪声污染的环境下,可出现血压升高,血管收缩,肌肉紧张,心率加快,严重者可出现心率失常。

3.防护措施

(1)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人为因素。调节麻醉机监测信号音量,最好低于40分贝。手术结束及时关闭仪器设备。

(2)使用防噪音设施。手术间的门,墙体,窗玻璃,使用隔音材料制品,避免手术间噪音互相干扰。

(3)对各种动力工具经常维修,易摩擦产生噪音的部件经常上油,以减少摩擦,降低噪音。

三,有形杀手:电切割产生的手术烟雾

1.手术烟雾的来源

手术烟雾是使用电刀,超声刀等电外科设备时机体组织蛋白质或脂肪组织受到破坏及汽化过程产生的气态物质,也被称为气溶胶,可以看到也可以闻到。

2.烟雾的危害

手术烟雾的主要化学成分有烃,腈类和醛类等,这几种高分子化合物在空气中聚集达到一定浓度,经呼吸道吸入后可引起咳嗽,胸闷,气喘等呼吸道过敏症状。

3.防护措施

(1)提高防护意识,正确佩戴口罩,有效阻止烟雾吸入。普通外科口罩不能有效过滤手术烟雾,应佩戴高性能的N95过滤口罩。

(2)正确使用手术电设备,减少手术烟雾的产生。手术中使用电刀设备操作时,正确调节各种手术所需工作模式,功率不宜过大,以达到最小输出功率最大功效为准。

(3)配备良好的负压吸引系统和手术烟雾抽排设备。负压吸引器必须与手术电设备同时使用,及时吸出手术烟雾。在不干扰手术进行的情况下,手术室烟雾抽排系统应全时间工作。

四,无形杀手:电离辐射

1.电离辐射的来源:骨科手术间移动式C型臂X线机。

2.电离辐射的危害:照射时间和照射剂量起决定作用,照射时间越常,照射剂量越大,吸收的剂量越多,对身体的危害越大。主要表现为近期的白细胞减少和远后期的白血病,放射性白内障,男性生育功能减弱,女性孕育畸胎,死胎,流产,诱发甲状腺及乳腺恶性肿瘤等。

3.防护措施

(1)手术人员加强防护知识培训,提高防护意识。照射前关闭好手术间门,手术人员及麻醉师穿好铅衣,铅围脖,实施X线照射的手术间,门及墙体具有良好的屏蔽功能,手术室门外有警示标识。

(2)C型臂X射线机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和各种体位的照射方法,提高一次性照射成功率,尽量缩短曝光时间及减少曝光次数。

(3)灵活排班,妊娠期的医护人员安排其他手术间,避免接触X线。

(4)手术室人员定期体检,每季度检查一次血常规,观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值,每年全面体检一次。

手术室特殊的封闭环境和工作性质决定着手术室医护人员必须要面对多种职业危害,但我们可以去防护和改善,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才有能力守护患者的生命。

医院手术室常俊芳

手术室护理ID:ORNURSES

投稿邮箱:ORNURSES

VIP.QQ.COM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