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剂中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国毒药史四古代十大毒药排名,有诗为
TUhjnbcbe - 2023/7/14 2:23:00

中国*药史(四)

古代十大*药排名,有诗为证(下)

文:枯木

(续上)

第五名:断肠之草——钩吻(*性指数★★★★★)

《清友堂为吕宾峰题》(节选)

李吕

恶草不可近,恶虫不可逢。

草中有钩吻,入口裂其胸。

虫中有细腰,虿尾犹铦锋。

断肠草(),又名钩吻、葫蔓藤,是马钱科(Loganiaceae)、钩吻属(Gelsemium)常绿木质藤本,长3-12米。小枝圆柱形,幼时具纵棱;除苞片边缘和花梗幼时被毛外,全株均无毛。花密集,组成顶生和腋生的三歧聚伞花序;花冠*色,漏斗状,内面有淡红色斑点;花期5-11月,果期7月至翌年3月。

断肠草也是历史悠久的*药之一,也是诸多*药的通称和俗称,诸如八角科的野八角和红*茴,罂粟科的白屈菜、椭果绿绒蒿,瑞香科的狼*、毛茛科的乌头、卫矛科的雷公藤等等,共有近40种植物被称为断肠草,其中以紫堇科最多,约有21种以上。

然而被称为断肠草的这些植物之中,钩吻则是最狠*的。在《神农本草经》中,钩吻被列为下品,钩吻全株有大*,其中以幼叶、根的*性最强。*素含有多种生物碱,可导致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强烈反应,肠发黑粘连。

钩吻中*可使心跳减慢、加速及失常,出现四肢冰冷、面色苍白及血压下降等症状;中*晚期可引起痉挛、呼吸肌麻痹、窒息、昏迷及休克,最后甚至可因心脏衰竭或呼吸衰竭身亡。据说神农氏就是因为尝百草结果食用断肠草而逝,因而,在古代十大*药排名中,将其排为第五名。

第四名:狰狞之*——牵机药(*性指数★★★★★)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牵机药,是以植物马钱子的种子为原料制成的*药。马钱子(),又名番木鳖、苦实、马前、牛眼等,是马钱科(Loganiaceae)马钱属(Strychnos)常绿乔木。高5-25米,枝条幼时被微毛,老枝被毛脱落。叶片纸质,近圆形、宽椭圆形至卵形;圆锥状聚伞花序腋生,花冠绿白色,后变白色;浆果圆球状,成熟时桔*色,内有种子1-4颗;种子扁圆盘状,表面灰*色,密被银色绒毛。花期春夏两季,果期8月至翌年1月。

马钱子的种子极*,主要含有马钱子碱和番木鳖碱等多种生物碱,对脊髓有高度的选择性兴奋作用,能使脊髓反射兴奋性提高,容易产生惊厥。中*症状表现有面部和颈部的肌肉僵硬、痛苦面容、四肢强直、角弓反张、双脚内收,还可因喉肌、膈肌、肋间肌和腹肌僵硬导致呼吸停止,延髓麻痹而死亡。

马钱子的*性,以及牵机药的来历,因南唐后主李煜被这种*药*死而著名。在北宋学者王銍撰著的《默记》中记载,南唐后主李煜归附宋朝以后,因为思念家国,填词《虞美人》,结果被宋太宗猜忌,于是派人用牵机药*死。文中有:“牵机药者,服之,前却数十回,头足相就,如牵机状”,因而后来被称为“牵机药”。

牵机药*性强烈,尤其是人中*后肌肉僵硬,抽搐不止,面目狰狞,而且因才华横溢的南唐后主被*死而出名,因而在古代十大*药排名中,将其列为第四位。

第三名:阴寒之*——乌头附子(*性指数★★★★★)

《颂古三十一首·其三十一》

释梵琮

天雄附子出绵州,价数高低一等酬。

治病杀人随所用,到头难觅个踪由。

附子(),又名乌头、草乌、盐乌头、鹅儿花、铁花、五*等,为毛茛科(Ranunculaceae)、乌头属(Aconitum)植物的子根的加工品。块根倒圆锥形,茎高可达2米。叶片薄革质或纸质,五角形;顶生总状花序,下部苞片三裂,其他的狭卵形至披针形;萼片蓝紫色;种子三棱形。9-10月开花。

附子和乌头是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乌头是主根,因为根部炮制后形状犹如乌鸦的头喙部,因而得名;附子则是侧根,因为是侧附,所以叫附子。《神农本草经》中将附子列为下品,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效;乌头为散寒止痛要药,既可祛经络之寒,又可散脏腑之寒。

然而,乌头和附子都具有剧*。附子杀人,最早见于春秋时期,骊姬陷害申生。《国语·晋语·骊姬谮杀太子申生》记载:“骊姬受福,乃寘鸩于酒,寘堇于肉。公至,召申生献,公祭之地,地坟。申生恐而出。骊姬与犬肉,犬毙;饮小臣酒,亦毙。”其中堇即乌头。

再如《汉书·外戚传上》记载了女医淳于衍受霍光夫人的指使,给汉宣帝许皇后下药的事件:“皇后免身后,衍取附子并合大医大丸以饮皇后。有顷曰:‘我头岑岑也,药中得无有*?’对曰:‘无有’。遂加烦懑,崩。”徐皇后中*后昏昏闷闷,这也是乌头碱中*的标准状态,附子、乌头*性可见一斑。

乌头附子有剧*,并且也是治病良药,这要看如何炮制和剂量,生死攸关,救人害人很难分辨,因而是古代一些阴谋诡计者惯用的伎俩,正如释梵琮诗云:“治病杀人随所用,到头难觅个踪由”,因而在古代十大*药排名中,将其列为第三位。

第二名:六亲不认——狼*(*性指数★★★★★)

《大还丹口诀》(节选)

罗公远

世人不知丹有神,试吃狼*必害人。

将知世上有善恶,何不将身近善邻。

狼*(),又名断肠草,是瑞香科(Thymelaeaceae)、狼*属(Stellera)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根茎木质,粗壮,圆柱形;茎直立,丛生,不分枝,纤细,绿色。叶散生,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稀长圆形。花白色、*色至带紫色,芳香,多花的头状花序,顶生,圆球形。果实圆锥形。花期4-6月,果期7-9月。

狼*最早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下品·草部》,其中有“杀飞鸟走兽,一名续*”。狼*的*性非常大,不但飞鸟走兽,而且周边植物,都是在其杀伤力范围之内。因而,在狼*分布较多的地区,狼*周围的植物寸草不生,使得草场退化,影响生态安全。如今常用狼*来制作杀虫剂和杀草剂。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狼**性之剧烈,不但《神农本草经》有明确记载,而且唐宋时期多有诗词文章感慨,除了上面唐代著名道士罗公远的诗,诸如宋代高僧释道生《偈颂》有:“狼*砒霜,那容下口”,释惟一《颂古》有:“即心是佛,砒霜狼*”,邵雍的《偶书》有:“狼*冶葛,枭鸩蛇蝎。此类之人,鲜有不孽”等等。

狼*这种*药,不但是被人利用来下*,而且还主动攻击周边植物和动物,可见其*性之霸道。虽然没有明确记载用狼*下*的历史事件,不过从历代诗词咏叹来看,可以肯定在古代断肠草、鸩*之中,肯定有狼*的身影。因而,在古代十大*药排名中,将其列为第二位。

第一名:杀人无形——砒霜鹤顶红(*性指数★★★★★)

《偈颂二十二首·其一》

释道生

佛法二字,人人知有。

狼*砒霜,那容下口。

直饶透出威音前,也是痴狂外边走。

砒霜一般指三氧化二砷(As2O3),由“砒石”当中提炼而来的。砒石是

天然矿物质,根据颜色不同,分为白砒和红砒,又叫白信石和红信石。白砒无色(或白色)无味,与面粉、淀粉、小苏打很相似,所以容易误食中*;红砒原矿石淡红色、淡*色或红、*相间,烧之有蒜臭味。砒霜则是经过砒石提纯的三氧化二砷,为白色霜状粉末,故称砒霜。

砒霜最早见于晋代道家葛洪的医学著作,在《千金肘后方·卷三·治寒热诸疟方第十六》中有:“砒霜二分,光明砂半分,雄*一分”,这是第一次出现“砒霜”,并且是用来治疗疟疾的药方。不过后来人们发现砒霜有剧*,并且砒霜溶于水无色无味,*性强烈,服*后立即身死,无药可治。因而逐渐被用来下*,成为杀人于无形的剧*药物。

尤其是唐宋时期,在民间下*多用砒霜。诸如读者熟知的《水浒传》中有“大郎,起来吃药了”的桥段,就是使用的砒霜,其*性之剧烈,手段之残忍,令人闻之胆寒。而在宋明以后,一直到了近代,砒霜一直是民间下*的首选*药,直到当代被新型农药所替代。

鹤顶红又是什么呢?其实,鹤顶红就是红信石,是不纯砒霜。由于古人提炼技术没有现代精确,因而红信石被加工后,含有杂质,并且由于矿石呈红色,色泽犹如丹顶鹤顶部红色肌肤,溶于水略有酒红色,因而得名。

鹤顶红经常出现在明清小说中,是皇帝“恩赐”大臣全尸的人道刑法。然而由于很多人并没有接触过红信石和砒霜,因而望文生义,以为鹤顶红*是指丹顶鹤的头部部位有剧*,这就是牵强附会和错误的,早在清代就被医家验证。成书于年清代顾世澄著的《疡医大全》记载:“夫鸩*乃鸩鸟之粪,非鸩之羽毛,亦非鹤顶红也。鸩羽与鹤顶红,皆不杀人,不过生病”。

那么为何人们能够以讹传讹呢?因为过去死刑大多采取腰斩或者斩首方式,极具震慑力,相当恐怖。而能够让喝*药身亡,保留全尸,这对于作为臣子也算是一种恩赐,正如现代用注射*药的方式替代枪毙一样。再加上明清时期一品官员的朝服补子是丹顶鹤,而往往能够被下旨喝*药赐死的官员,大多为朝廷一品大员以上的王公贵族。古代人多用避讳词,因而,经常用鹤顶红替代砒霜,作为一种隐讳的说法。于是,民间就误以为鹤顶红*指的是丹顶鹤,因而被文人写进小说,广为传播,就此以讹传讹。

(一品白鹤补子)

砒霜、白信石和红信石(鹤顶红),这三种矿物质都有剧*,进入人体后能破坏某些细胞呼吸酶,使组织细胞不能获得氧气而死亡;还能强烈刺激胃肠,人体摄入微量就会导致致命。其中,砒霜因为是纯三氧化二砷,因而*性要比白信石和红信石强烈得多,据测定,三氧化二砷中*量为0.克~0.05克,致死量为0.1g~0.2克。

砒霜无臭无味,溶于水也是无色无味,并且*性强烈,因而是古代施展阴谋诡计的主要手段,也是民间杀人于无形的惯常手法。鹤顶红虽然*性略逊一筹,并且有色,不过因为是皇帝赐死的一种方式,因而这两种下*方式,是宋明清时期采用最多的烈性*药,以至于人们闻之色变,听之胆寒,因而在古代十大*药排名中,砒霜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药!

小结

以上关于古代十大*药的排名。由于*药种类繁多,诸如有*动物蛇*、蜂*、蝎*、蟾酥等等,还有其他植物类矿物类*药,都具有强烈的*性。然而,笔者所选,大多为古人主动下*的常见*药种类,并且也只是代表笔者个人看法,难免失之偏颇,欢迎大家讨论。关于现代十大*药排名,限于篇幅,我们下文详谈。

(未完待续)

/5/21榆木斋

主要参考资料:

《左传》春秋左丘明编撰

《国语》春秋左丘明编撰

《山海经》春秋战国西汉刘向、刘歆编校

《神农本草经》西汉

《三国志》西晋陈寿编撰

《博物志》西晋张华撰著

《抱朴子·内篇》晋代葛洪

《魏书》北齐魏收编撰

《雷公炮炙论》南朝(刘)宋雷敩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撰著

《千金方》唐孙思邈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编撰

《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编撰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毒药史四古代十大毒药排名,有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