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剂中毒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荔枝病背后的人性阴魔
TUhjnbcbe - 2024/7/2 21:22:00
哪家医院能治好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01荔枝病是个啥病?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苏轼、杜牧的名句给人们的想象增添了丰富的人文色彩。

6月又是荔枝上市的旺季,谁家不买荔枝尝尝鲜呢?

可是,有报道说吃荔枝会得病,会导致昏迷甚至死亡,名曰“荔枝病”。

如此恐怖,吃荔枝还能吃出病来,荔枝病到底是个啥病?

经查百度百科:“荔枝病”指的是大量食用新鲜荔枝之后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是一种低血糖病,严重者会突然昏迷、惊厥、血压下降,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也就是说,荔枝病的实质就是过量食用荔枝后导致的低血糖。

你可能感到疑惑:荔枝那么甜,吃了荔枝怎么还低血糖呢?

原来荔枝的甜主要是因为含有丰富的果糖,而身体是不能直接利用果糖的,果糖需要转化成葡萄糖才能被利用。

如果果糖还没来得及转化成葡萄糖,胰岛素却已经把血液里的葡萄糖消耗得差不多了,“低血糖”症状就出现了。

在两广地区,每年都有大量的医院,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百度百科建议:1岁以内小孩子尽量不要食用荔枝;1至4岁少量食用荔枝果肉;不要空腹食用,建议餐后半小时才进食;不要贪吃,一般建议一次不要超过10粒。

所以,荔枝虽好,可不要真的每天吃个三百颗,因为吃多了真的会有危险。

02万物无毒,剂量有毒。

瑞士医生、毒理学之父Paracelsus有一句名言:“只要剂量足,万物皆有毒”,这就是著名的剂量-反应关系。

比如短期内喝水过多可引起水中毒,一下子吃1斤盐可能会要命。过量了,性质就变了。什么东西剂量大了都有毒。

就像睡多了会头昏脑涨,运动多了会伤膝盖。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强极则辱,人生有度,过则为灾。

凡事都有两面性,要把握好一个度。

03贪是一切烦恼的根本

荔枝味美甘甜,口感软嫩而且营养丰富,本来是个好东西,但由于贪吃,就成了病。

“荔枝病”背后是贪婪的人性。凡我们认为好的,就想贪着。贪婪是因为愚痴,不明事理。吃病了还怪荔枝不好,这又起了嗔心。

在这世上,人心皆染贪嗔痴三毒。

名利权情,财色食睡,贪的程度不同而已。

人为什么贪,而且多多益善?

因为在我们的文化里,大多数人都依照了社会的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现实主义以及主流意识,追捧和拥抱“以多为好”的价值,都把对次数的叠加累积当成了存在的依据。

那些富豪、明星、权贵更是撑起“以多为荣”的旗帜,因为占有而沾沾自喜。

这种思想路径一旦被锁定,就像病毒一样流传。

大众盲信盲从,争相追随、崇拜和逢迎,完全不顾及这样的旗帜能不能代表存在的价值。

假设在这样的洪流中,有一个人标榜以少为美,房子可以小一点,挣的钱可以少一点,权利可以小一点,一定会被人当疯子,被社会挤兑到存在的边缘,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更是连眼角的余光都不会去扫他一下。在以多为好的文化里,当你以少为标榜,你将无法融入社会,你将受到质疑和嘲讽,你将失去原本你认为欣赏的人或事。

很少有人能抗拒这股洪流。

尽管有人希望改变,却一直被改变着。

“你是不是觉得挣钱不多,就没有安全感,就觉得有压力呢?”如果你回答“是”,那么无形当中你也在被这股“多”的洪流裹挟。

如果“多”仅仅是一个人得意的目的,那么除了让他在得意的那一瞬间找到了自我,而剩下的时间,他是不是还将是空虚的呢?

这世间太多的名利改变了我们最初的快乐,带给我们争斗、碾压、烦恼......

父母和别人比孩子的优劣,商人和别人比钱多,作家和别人比出书多,政客和别人比权利大小,艺人和别人比名气大小,总之就是要,要多,要更多。

当我们的心被贪欲充满,我们就忘了来时路,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初心。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人生只要还有妄想,分别,执着,就注定痛苦。

当你内心当中放下那些多和少的时候,你就正在悠闲的享受当下,幸福此刻就在你身边。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如何才是正确的为人处世方式?

先哲亚里士多德早就告诉了我们方法:遵循中道,获得幸福。

我们只有在多与少之间取于中道,不偏不倚,才是正确的生活之道,才能拥有健康、豁达、惬意的人生。

会心不远书系:人格模式心理学陈公安徽文艺出版社8京东¥35.1购买已下架
1
查看完整版本: 荔枝病背后的人性阴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