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宝宝知道
懂得爱自己“多喝热水”这句话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会经常听到,尤其是当女朋友感冒或是姨妈不舒服时,男朋友都会幽幽的挤出一句“多喝热水”,水仿佛成了生活中治病的“万能药”,得了什么病都有它的身影。
的确,生病时多喝水是很有必要的。当人感冒发烧的时候,人体出于自我保护机能的反应而自身降温,这时就会有出汗、呼吸急促、皮肤蒸发的水分增多等代谢加快的表现,这时就需要补充大量的水分,身体也会有叫渴的表现。多多喝水不仅促进出汗和排尿,而且有利于体温的调节,促使体内细菌病毒迅速排泄掉。
但是,并非所有的病症都可以用一句“多喝热水”来解决,在以下几种情况中,水可不是你想喝,想喝就能喝的。
1.心脏不好喝水宜少量多次
在养生保健原则中,很多人推崇多喝水促进体内代谢。不过专家提醒,心脏不好的人不宜多喝水,否则可能加重心脏负荷甚至导致发病。因为大量水进入人体并被吸收后,会导致人体体液量明显增多,使血液变稀,血容量增加,这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心脏不得不加大输送血液的力度和速度。心脏这种工作量的增加对正常人来说问题不大,但对心脏病患者来说,他们原本就不健全的心脏往往很难承受这样的变化,因此很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2.服胃溃疡药的患者不宜多喝热水
某些治疗胃溃疡的药物如氢氧化铝凝胶等,因其特殊的起效方式,服用这类药物时,如果喝很多水反而会稀释药物,使覆盖在受损胃黏膜的药物颗粒减少,保护膜变薄,失去治疗作用。不仅如此,服这类胃药半小时内也不要喝水,因为短时间内大量喝水,同样会把刚刚形成的保护膜冲掉,使受损胃黏膜重新暴露在有腐蚀性的胃酸中。因此,患者用药前要看清说明书标注的使用方法。
与此相同服用方法的还有止咳类药物,如止咳糖浆等。这些药物较黏稠,服用后药物会黏附在咽部,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从而起到消炎作用。如果喝过多水,会把咽部药物的有效成分冲掉,使局部药物浓度降低。
3.严重病毒性感冒患者不宜多喝水
医生对于个别支气管炎、细菌性肺炎等病毒性感染较为严重的感冒病患,不建议多喝水。因为多喝水会增加抗利尿荷尔蒙的分泌,由于它能通过刺激水从肾收集管的重吸收来保留液体,若在抗利尿荷尔蒙分泌增加的时候给予额外多的液体,便会引起水分过剩,体内电解质不平衡,可能会造成低血钠症和液体负载过多等症状。患了感冒以后,要保持饮水量,然而不要一次大量饮水,应间断性喝水。一次喝一杯左右的量,不要超过毫升,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喝,不要接连着喝,这样对肾的负担太大。一天的饮水量也不宜超过毫升。这样,既能保持对普通感冒饮水量的需求,也不会对呼吸道感染有影响。
4.长跑者不宜多喝水
研究表明,跑步过程中喝太多水会危害长跑者的健康。长跑者,特别是参加马拉松的运动者,应该在每隔20分钟喝不超过0.28升的水。因为如果喝的太多,那么水就会渗入人体血液中,之后水分进入细胞,甚至于大脑细胞中。这样大脑细胞很有可能受损,从而引发低钠血症致死。
5.6个月以下婴儿不宜多喝热水
未满6个月的婴儿不宜喂水太多,以免出现水中毒症状。因为,未满6个月的婴儿肾脏还没发育成熟,喝太多水会使他们从体内排出多余水分的同时也排出钠。应多喂他们母乳或配方奶,不宜多喂水。钠流失可影响大脑活动,导致婴儿出现烦躁、瞌睡、体温过低、脸部浮肿等水中毒的早期症状,进而还会出现抽搐、痉挛或惊厥,需及时治疗。对于6个月以上婴幼儿,应避免过度稀释他们饮用的配方奶,避免让他们饮用含电解质的饮料。
6.青光眼病人不宜多喝水
青光眼是致盲的主要疾病,常在傍晚或看电影之后出现症状,但是大量饮水后也可出现青光眼症状。大量饮水后,由于大量的水分被人体所吸收,可是眼内房水随之增多,正常人可通过加速新陈代谢加以调节,排泄掉多余的房水,而青光眼由于滤帘功能障碍,房水排出异常,使眼压上升。所以专家提醒,青光眼的病人不宜多饮水,要注意控制饮水量,一般每次饮水不要超过毫升。
所以,面对别人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不要再轻易地说“多喝热水”了,明确真正的病因,给予病人切实的照顾和帮助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安慰。
此文转载于网络
文章来自宝宝知道,更多孕产育儿精彩内容,请下载“宝宝知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