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剂中毒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美国报告多起喝洗手液致死事件,CDC早前
TUhjnbcbe - 2025/3/15 18:02:00

美国疾控中心(CDC)当地时间5日报告了多起近日发生的喝洗手液中毒事故,其中4人死亡,CDC警示美国人不要再喝洗手液。

新华社资料图

据美国商业内幕网站5日报道,该机构公布了5月1日至6月30日发生在新墨西哥州和亚利桑那州的15起中毒事故,其中4人死亡,3人失明,8人入院,这些人摄入的洗手液中均含有一种名为甲醇的酒精成分。

CDC称,不确定人们为什么会喝洗手液,儿童可能是在无意中吞食,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它是酒精饮料的替代品。CDC发言人说会调查原因,“大家都知道,摄入甲醇这种有毒物质是危险的,可能危及生命。”

随着大流行期间洗手液需求量增加,越来越多的公司转向生产洗手液。一些生产商开始使用甲醇,即另一种酒精,用于生产防冻剂和燃料。今年7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也多次警告消费者和医护人员不要使用含有甲醇的洗手液。该机构还将此类产品列入“进口警戒”。与乙醇和异丙醇不同,甲醇在被摄入人体或通过皮肤进入血液时,会危及生命。在美国,任何含有超过4%甲醇的产品都必须标明“有毒”。

报道称,这已经不是美国公共卫生机构第一次提醒人们不要摄入某些消毒剂或不恰当使用此类产品。今年4月,特朗普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注射消毒剂可能是一种新冠肺炎治疗方法。一天后,CDC在推特上发文警示称:“家用清洁剂和消毒剂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健康问题。按照产品标签上的说明使用,确保安全有效。”

据人民日报消息,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全球新冠肺炎数据实时统计系统,截至美国东部时间8月5日晚6时,全美共报告新冠肺炎确诊例,死亡例。过去24小时,美国新增确诊例,新增死亡例。

数据显示,5日美国新增确诊病例最多的州分别为得克萨斯州例,佛罗里达州例和佐治亚州例。累计确诊病例上50万的州已经有2个,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州例和佛罗里达州例。与之前几周相比,此次疫情反弹的重灾区佛罗里达州和亚利桑那州的增长态势有所减缓。

(原标题:美CDC报告多起喝洗手液致死事件4人死亡3人失明)

更多阅读

美国因“新冠诈骗”损失近亿美元

美国一个消费者权益团体4日发布报告显示,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美国3月起官方记录在案的疫情相关诈骗案例所致损失已近1亿美元,相关投诉量在大多数州至少翻倍。

美国媒体报道,利用消费者恐慌心理所设购物陷阱比比皆是,暴露美国市场监管漏洞。

骗局多样

从事消费“打假”的“社会鲶鱼”网站援引美国政府数据指出,美国民众不仅遭受严重疫情及其经济冲击,还要面对一个随疫情迅速壮大的犯罪产业;骗局五花八门,涵盖虚假的“协助抗疫援助过审”“防治新冠用品及疗法”“家用病毒检测工具”……

报告发现,美国人口最多的五大州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纽约、得克萨斯和宾夕法尼亚也是“新冠诈骗”案最高发的州。

世界卫生组织3月中旬宣布新冠疫情升级为“全球大流行”疫病后,截至7月底,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报告全美新冠相关诈骗案逾15万例,大约三分之一发生在人口五大州。联邦贸委会估算,这些诈骗案迄今给美国消费者带来万美元损失。

即使是人口规模较小的州,新冠诈骗案也在急剧增多。以人口在50州内排名倒数前几位的缅因州为例,每月记录的新冠相关诈骗及身份盗窃投诉从3月到7月增加了三倍。

“社会鲶鱼”网站是一家非营利机构,致力于追查并揭发消费诈骗组织或人员的真实身份。

报告指出,诈骗犯以“承诺帮助抗疫援助金申请通过审核”为诱饵,借用拨打播放自动录音信息的“机器人电话”、发送短信或电子邮件,要求受害者提供个人及财务信息、以便“向对方账号汇款”。涉及价格欺诈、售卖“无证”医疗用品等购物相关案例同样频发。

美国媒体曾报道加州一个案例。洛杉矶市检察机关5月27日宣布,已向洛杉矶高等法院起诉加州上市企业“马特里克斯健康集团”及该公司两名管理人员,指控该企业向消费者售卖“家用新冠病毒检测工具”,谎称该产品已通过美国药管局审批。企业还售卖一种“杀新冠消毒剂”。

检方说,被告企业宣传产品时捏造“政府注册信息、科学研究报告和官方文件”以骗取消费者信任,后期甚至企图把产品卖给加州的县市级地方政府。

检方要求法院禁止企业虚假宣传,处以罚金并勒令企业赔偿受害者。诉状说,涉事企业的非法经营“不仅仅是一场骗局,还威胁公众健康”。

监管不足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同时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国报告多起喝洗手液致死事件,CDC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