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机体可自动调节酸碱平衡。但如发生异常病变,比如产生或丢失酸碱过多,甚至超过可自我调节的范围;或调节机制障碍时,可能导致酸碱平衡稳定性被破坏,发生酸碱平衡紊乱。
酸碱平衡紊乱通常可分为呼吸性及代谢性酸、碱中毒。那么,什么是代谢性酸中毒呢?
代谢性酸中毒,是指细胞外液碳酸根丢失或氢离子增加,致血液pH下降。人体正常pH值为7.35-7.45。如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可见pH值<7.35,是临床最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类型。
代谢性酸中毒目前的发病趋势逐年升高,以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多发。
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较多,最常见的为呼吸系统疾病引起,患者多伴有发绀、喘息、胸闷、咳嗽等症状;胃肠道疾病比如严重腹泻、肠瘘等等,可致NaHCO3大量丢失,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多有消瘦、面色暗黄等表现;另外,心血管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也可能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如为泌尿系统疾病导致,患者可有多尿、少尿、无尿、水肿等表现。
代谢性酸中毒的患者多有疲乏、眩晕,神志不清等症状。具体会根据酸中毒严重程度不同,有不同的症状表现。
比如轻度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
如患者为重度代谢性酸中毒,可能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呼吸系统的典型表现为深大呼吸,也就是库斯莫尔呼吸。患者呼吸节律匀齐,但每次吸气慢而深,呼气短促,不感到呼吸困难;心血管系统的表现较为严重,包括心肌收缩力降低、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等,严重者可能发生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或者心率骤停。
因此,患者一旦出现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时,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患者需针对性治疗病因,纠正酸中毒并控制并发症。如患者此时为急性期,需要紧急输液治疗,及时补充碱性溶液,避免危及生命。
由于患者个体差异较大,因此用药存在差异。还需注意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时,易导致低钾血症、低钙血症,应注意补充相关电解质。
经过及时补液治疗后,代谢性酸中毒患者一般预后较好。但如患者未得到及时治疗,其预后可能较差。
日常为了有效预防代谢性酸中毒,患者需处于空气流通的环境中,按时按量服药,还需调整日常饮食。一般来说,忌食用易导致血糖、血脂升高的食物如巧克力、奶油、肥肉,以及含钾丰富的食物比如海带等。可适量食用牛肉、鸡蛋,以及碱性果蔬,比如柚子、卷心菜等。如患者整体情况较好,可适量进行轻体力运动,以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加强组织供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