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迟早会变成尿毒症吗?”这是困扰很多肾友内心的根本原因。虽说慢性肾病的最终发展是肾功能衰竭终末期,也就是大家担心的尿毒症。但经检测为尿毒症,维持数十年才发展为尿毒症,与肾友所经历的治疗、费用明显不同。
明明迟早会得尿毒症,为什么与肾功能衰竭的“会面”不会延迟呢?比起每天担心肾功能衰竭发生导致病情不稳定,肾友们预防病情恶化、降低尿毒症风险更为重要。
要长期稳定肾功能,就要避免这些风险,前期做好一切准备,很多肾友的病情不会太差,肾功能衰竭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避免风险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注意控制“一尿一压”
肾病治疗的中心都是早中期,但一旦出现肾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的先兆,虽不能达到无药可治,但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疗效也会下降,加重病情的因素也会增多。
肾病早中期治疗中最重要的症状是“一尿一压一糖”三座山,即蛋白尿、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
蛋白尿是肾病早期最常见的症状,也影响整个肾病的发展。控制蛋白尿渗漏的关键是抑制肾内炎症,预防感染频发,对恢复部分肾小球更为有益,有利于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提高和稳定。高血压是肾病中后期容易出现的症状,肾脏受累导致代谢紊乱,引起体内钠水滞留,引起肾性高血压,血管压力增大,血液流通受损,加速肾功能衰竭。高血糖常与高血压同时存在,也有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稳定刻不容缓。一般情况下,蛋白尿尽量控制在0.5g以下,血压控制在/80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有利于延缓肾功能。
控制蛋白尿、高血压、高血糖,用药和日常行为两个方面很重要。要坚持按时按量服用,定期检查各项指标的用药效果;日常饮食、运动、体重控制也是影响这些指标稳定的关键,这两点缺一不可。
步骤2:防止再次发生的因素“突然袭击”
维持病情长期稳定,预防病情突然复发或恶化也是治疗肾病的关键。引起病情复发的主要因素是感染,肾病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且肾脏作为炎症反应的病灶,炎症活跃会增加肾功能衰竭的风险。
预防感染,一是日常注意个人卫生。例如,有些人不坚持每天刷牙就会引起牙周炎,引起口腔感染。平时一定要做好各方面的卫生工作。二是预防流感。感冒是最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尤其是现在季节交替,应及时添置衣物并采取保温措施。(及时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抑制炎症反复的药物。激素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许多肾友都有适应,但部分患者会产生抵抗。此时,可同时使用环孢素、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抑制蛋白尿稳定。
步骤3:解决多个并发症
肾病中后期,随着肾功能的改变,肾友也开始出现一些并发症。除高钾血症、血磷症状、贫血、代谢酸中毒等高血压外,这些都是稳定肾功能的“阻滞虎”。
针对不同症状,肾友应先行防范,定期检查各项指标如血钾、血磷等电解质水平,以及血红细胞、血肌酐等情况,及时消除这些“潜在风险”。发现相关指标异常,应及时用药治疗。
以电解质紊乱为主,血钾、钙磷代谢紊乱者,可促进钾、磷元素代谢;血钾偏高者,可服用利尿剂;钙磷代谢紊乱者,服用钙磷结合剂,促进体内钙磷元素代谢二血钾、血磷紊乱,归根到底是肾功能受损所致,治疗这些并发症,减轻肾脏负担至关重要。注意日常减少磷、钾含量高的食物摄入,同时多喝水、多运动也有助于体内多余钾、磷的代谢。
维持肾功能的稳定看起来不容易,但实际上提前做好准备就没那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