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剂中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在古代中毒了该怎么办吞一颗动物的结石可以
TUhjnbcbe - 2025/4/29 17:32:00

其实后宫妃子为了争宠而有下毒、或陷害等阴谋诡计,马勇对此进行了澄清,他表示,虽然这些人有冲突,但前述的乱象不太可能发生。且为了保护皇帝的安全,后宫的安检相当严格,不可能轻易取得毒药,又怎么可能还可以随便下毒害人呢?

马勇的评论点出一般人可能会被误导的刻板印象。例如:常看电影或电视剧的观众可能会认为「银制餐具」就可以测知食物是否有被下毒,其实这也是被专家「迷惑了」。让我们看看医院的毒物检验室孙姓主任所做的实验,便可窥知一二。

孙主任选择了三种无味无臭的致命毒物,分别是灭鼠药、铊盐和氰化物,然后将含量99%的三根纯银针分别放进前述毒物的液体瓶中,30秒后银针取出,发现没有一根变黑。

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

最后孙主任点出了其中的重点:银针变黑的原理是它遇到硫、或硫化物之后而产生的硫化银。古代的毒物砒霜在生产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会使得它含有硫或硫化物的杂质,其中这所含的硫与银接触,便会使银针的表面产生一层黑色的「硫化银」。

我们对于古代中国皇帝防止被臣子下毒的概念,大抵是被电视或电影的情节所制约,我虽没有仔细研究这方面的历史,但是我相信位高权重的皇帝不可能只单纯用纯银餐具做为检测,应该还有更好的法子,例如:希特勒所使用的方法应该是常用的──皇宫里一定有替主子「试吃」的太监,先行吃下为皇帝的餐点,一段时间没有问题之后,皇帝才会将食物下肚。

太监替皇帝试吃

在西元十二世纪左右,盘倨今日西班牙与葡萄牙的穆斯林国家「安达卢西亚(Andalusian)」,伊本.苏尔(IbnZuhr)医生就提出了一种万用的解毒剂「Bezoar」,原文据说是来自波斯文,意思是「解毒剂(Antidote)」,认为什么毒物遇到它都会被中和。

而Bezoar成份是什么呢?它其实是一种从动物胃中取出的结石,所以成份当然千奇百怪,应该是难以消化的东西留下胃里,经年累月所形成,诸如种子、果皮、植物的木髓等等。如果以今日的眼光来看还真是废物,但它在中古世纪却意外成为欧洲众皇室趋之若鹜的圣品,为了确保不被毒害,有些Bezoar还掺在皇室水杯与餐具的制程里。

动物结石

十六世纪的法王查理九世因为得到不少Bezoar而洋洋得意,他的御医,也就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帕雷(Pare)则颇不以为然,不只当面告诉皇帝这种东西不可信,而且有很容易的方法可以验证。

有一次法王的厨子因为偷了银制的厨具而被逮,理应死刑伺候,但是帕雷大胆求情,希望国王试试Bezoar的解毒能力,如果真的有效就赐这个厨子免死。方法是让厨子先吞下Bezoar,再服下国王赐死的毒药,结果这位在太歳头上动土的厨子在牢里熬了七个小时才痛苦死去,只是这并没有减损Bezoar的威名,还是让它流行了好一阵子。

有趣的不是只有这个故事而已,有两位无聊的科学家古斯塔夫(Gustaf)及安德鲁(Andrew)在上世纪曾做过实验,发现Bezoar可以移除砷化物溶液里的「砷酸盐(arsenate)」及「亚砷酸盐(arsenite)」的成份,虽然二者被移除的原理不尽相同,但看起来确实是有些解毒的功能。

另外,我还发现不只西方世界的古药方里有Bezoar可以名垂千古,中医里也有一种药不遑多让,那就是「牛黄」,真正质优效果好的牛黄是来自牛的「胆结石」,虽然今日多以「人工牛黄」代替,但它还是一味解毒的名方。

牛黄

最令我感到惊悚的还不是这些历史,而是年一篇回顾性的文献。因为人类在胃里也会有结石的产生,于是有些突发奇想的医师,便利用可口可乐来做这类结石的冲洗液,希望能溶解这些石头。

作者拉德斯(Ladas)等人整理医学期刋后发现,从到十年间的24篇病例报告中,共有46位胃内有结石的病人接受医师这种「第一线治疗(First-LineTreatment)」的尝试,在24小时内喝下ml到ml不等的可口可乐,结果有91.3%的患者治疗成功,结石竟然完全溶解。

那么问题来了:可乐到底是毒药、还是解药?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古代中毒了该怎么办吞一颗动物的结石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