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剂中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TUhjnbcbe - 2025/6/4 19:26:00

人眼的视力和视觉功能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我们经常会把眼睛比喻成相机,而眼内视网膜作为感光组织就相当于相机底片的位置和功能。在视网膜后级部上有一个重要的光学中心区,直径约1.5mm,因为富含叶黄素而呈现黄色并轻度凹陷,被称之为黄斑。黄斑区是人眼辨别物体颜色、精细形态、亮度、探测物体距离和运动的重要功能区。

一、什么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黄斑区域发生病理性改变时,我们称之为黄斑病变。

黄斑病变包含很多类型,最常见的就是老年性黄斑变性,又被称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后面简称为:AMD)。

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这种病变和年龄是密切相关的,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并且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也增高,病情严重程度也可能越重。AMD是引起50岁及以上人群重度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成为全球仅次于白内障和青光眼的第三大致盲元凶,也是国际眼科界公认的、较难治疗的眼病之一。

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原因本病目前确切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现认为可能和年龄、遗传、种族、慢性光损伤、吸烟、中毒、营养缺乏、免疫异常、全身疾病等因素有关。因为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已有的研究提示可能和老化损伤、慢性损伤过程中的自由基形成、代谢产物堆积排泄障碍、光感受器等组织的变性损害相关。

三、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分类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分为干性和湿性:

干性AMD又称为萎缩型或非渗出性,它是在黄斑区逐渐长出黄白色病理性“斑块”——玻璃膜疣,在疾病慢性进展过程中,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萎缩、色素脱失,晚期联合更深层的组织脉络膜萎缩,看上去呈现地图样的病灶。

在AMD中,干性型占了90%,患者的视力缓慢下降,进展过程延续多年。但如果进展到了晚期,则视力将严重丧失。

湿性AMD又称为渗出性,主要表现为脉络膜层新生血管(CNV)的形成,并突破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屏障,进入到视网膜下,这些新生血管极为脆弱,容易发生破裂导致出血和渗漏。湿性AMD虽然占比仅为10%,但发展快,视力在短期内迅速下降,如不及时治疗,甚至失明。在AMD致盲的患者中80%是湿性AMD。

四、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病人早期预警信号是什么?如何自查?1.交替用眼测试,双眼中心视力有区别,视力下降且戴镜也无法矫正。

2.视物变形,看直线变弯。

3.对比敏感度下降,事物失去了色彩。

4.感觉“好像总擦不净镜片”,眼睛中心有黑点。

5.看东西中心区不清楚,越想看清的地方越模糊。出现以上症状就需要警惕是否黄斑区发生疾病。

此时有一个方法可以简单快速的进行自我检测。使用如下图的阿姆斯勒表(Amsler),也可以在网上和手机上搜索到。

Amsler表使用方法:

*充足光线下把表格放在距离眼睛30~40厘米的地方,等同于常规阅读距离。

*如已经患有老花或近视者,需配戴原有眼镜进行测试。

*用手遮盖一只眼,用另一眼凝视方格正中心的黑点10秒以上。

*当盯着中心黑点时,注意直线条是否弯曲、模糊或者变暗。

*用同样的方法检测另一只眼。

当凝视中心黑点时,发现方格表中心区或其它区域的黑线出现弯曲、断裂或变形,或者方格部分位置出现模糊或空缺,就可能是眼底黄斑区出现病变,医院确诊。

五、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需要做哪些检查根据患者病情不同,检查的项目也是不一样的。除了需要进行常规的视力、眼前节检查外,更需要进行眼底部检查,可以准确地判断患者是不是属于黄斑变性,如果初步考虑黄斑变性的话,目前最常用的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检查眼底血管造影、脉络膜血管造影,通过造影可以确定渗漏的位置和新生血管情况,当然现在也有新的检查技术比如OCTA,可以无创性检查各层血管情况。总之,老年性黄斑变性一定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期望能够尽早控制病情。

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总的来说,AMD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

干性AMD可以口服抗氧化剂、叶黄素、玉米黄素、维生素C、维生素E、锌或硒等营养剂,消除自由基,减缓病情进展。饮食上可以吃“红黄蓝”三色食物,例如枸杞、胡萝卜、玉米以及蓝莓。此外,甘蓝、南瓜、猕猴桃、葡萄等富含胡萝卜素、叶黄素和抗氧化剂的食物,对于黄斑的保护有一定的好处。另外吸烟是唯一确定的可控危险因素。

湿性AMD,近年来首选治疗方法是球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VEGF)药物,它能够使异常新生血管消退,促进出血和渗出的吸收,提高视力。目前已用于临床的药物有雷珠单抗、阿柏西普、康柏西普、贝伐单抗等等。一般初始疗程是每个月眼内注射1次,注射3~5次后复查,根据病情变化制定注射频率。

除了抗VEGF药物,还可以选择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球内注射,这是一种激素缓释剂,维持疗效时间较长,注射1次可以达到3个月到半年之久,疗效因病情而异,也需要注意激素性青光眼的并发症的发生和处理。

其他治疗包括激光治疗、光动力疗法、经瞳孔温热疗法。

激光治疗是指用激光所产生的热能,封闭异常新生血管,促使出血、渗出和积液早日消退,但并不能阻止新的新生血管的形成,是一种对症治疗。

光动力疗法(PDT),是通过静脉注射能与CNV的内皮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光敏剂,当药物循环到视网膜时,用nm激光照射激发光敏剂,从而破坏异常的新生血管,而对正常的视网膜组织没有损伤。

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是采用nm波长的近红外激光,在视网膜上的辐射率为7.5W/cm2,穿透力强而屈光间质吸收少,使靶组织缓慢升温10°C左右。

对于湿性AMD必须强调的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如果病变到了晚期,无论采用多么先进的治疗方法,很难有好的效果。

七、如何预防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1.50岁以上的老人要定期接受专业的眼科体检,如果有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家族史,患病的几率会提升,建议每年做一次眼底检查。

2.避免长期暴露在强烈的阳光、蓝光下,佩戴墨镜做好防晒措施,慢性光损伤可能是是干性AMD的诱发因素。

3.适当补充抗氧化剂、叶黄素及微量元素起到对视网膜组织保护作用。

4.戒烟及控制“三高”,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5.要在社会层面做好宣教,普及广大群众对疾病的认识,做到早筛查、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加强对AMD患者的慢病管理工作。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