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堂叔特别喜欢吃这个蘑菇,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摘回来吃,这次是在别人手中买了一斤做好后,给我妈妈送了一碗,没想到会出事”,看医院急诊重症病房虚弱的母亲,来自湘潭韶山的小谭表示,与母亲王女士一起吃野蘑菇的堂叔已经不治身亡,另一对邻居夫妇则比较幸运,目前已经好转出院。据小谭介绍,他所在的韶山市银田镇最近有不少人因为食用野蘑菇中*,他心有余悸地表示:“味道再鲜美,以后也不敢吃了”。
↑医院急诊团队的救治,王女士病情趋稳。
“每年5~7月是发病高峰,最近两周我们科就收治了24名中*者,其中家属放弃治疗3人、好转出院3人,其余的仍在抢救室和病房接受治疗”,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韩小彤教授表示,湖南地区每年5~7月雨水丰富,有利于蘑菇的生长繁殖,每年这个时候食用野蘑菇中*的人也相对较多。
韩小彤介绍,该院收治的蘑菇中*患者基本都来自农村,很多人是在出现医院就医,由于病情危重,医院转到长沙,其中不少人出现了严重的肝功能和肾功能损害,更严重者还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和全身多脏器衰竭,救治时间较长,救治难度也很大。
↑来自长沙岳麓区的吴先生一家四口在吃了自己采摘的野蘑菇后,医院。
“最近这24名中*者来自长沙、湘潭、永州等省内不同地区,大部分都是误食的灰花纹鹅膏菌和裂皮鹅膏菌”,韩小彤表示,灰花纹鹅膏菌和裂皮鹅膏菌是湖南地区常见的“肇事”*蘑菇,别看这两者貌不惊人,却都是剧*,其含有的肽类*素误食进入人体后,对肝脏和肾脏有强烈的毁坏作用。
↑每一名蘑菇中医院填写并上报。
“很多农村老百姓对食用野蘑菇存在中*风险不够了解和重视”,韩小彤表示,入院的蘑菇中*者绝大部分都不是第一次食用野蘑菇,他们往往存在侥幸心理,觉得以前吃过就没事。
对此,韩小彤郑重提醒:*蘑菇面前千万不要自诩为专家,不是颜色鲜艳的蘑菇才有*,只要混入一个有*的就能*翻一桌人。野蘑菇味道再鲜美,也不值得拿生命去尝“鲜”。
↑由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真菌研究室陈作红教授团队制作的*蘑菇宣传图。
韩小彤强调,一旦食用野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一定要及早就医,越早进行*物清除,治疗效果越好;最好带着吃剩的蘑菇或者用手机拍照给医生看,以便专家对蘑菇种类和*性进行鉴别;另外,蘑菇中*存在假愈期,千万不要因为恶心、呕吐等不适减轻就掉以轻心,因为“胃肠道症状缓解后,仍可能存在肝、肾功能损害”。
文/图:梁辉
编辑:梁辉
审核:周瑾容
医院健康医线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