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剂中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通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医疗防控
TUhjnbcbe - 2021/3/16 15:04:00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

企业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

防控工作指南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切实加强新冠疫情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预防新冠肺炎疫情在企业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传播扩散,制定本指南。

一、人员管理

1.采取弹性工作、居家办公、错峰上下班等灵活办公方式,降低人员集中度。多人同室办公的,办公距离应保持在1米以上。

2.员工进入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应接受体温检测、监测。若体温超过37.3℃,不得进入工作场所,按规定进行居家观察或集中观察。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3.外地返回员工要严格落实地方*府防疫要求,必要时可采取隔离措施。

4.引导员工分流乘坐电梯,乘坐人数不超过电梯轿厢最大容量的50%。

5.工作期间,员工要主动规范佩戴口罩,尽可能减少面对面工作交流。

6.减少员工公务出差的频次、人数,特别是严格控制赴中高风险地区人员。

7.保洁、保安、食堂、维修等后勤物业服务人员,纳入统一管理。严格按照排班和岗位、区域开展工作,禁止自行调整班次、串岗、跨区活动。工作中在遵守行业规定和标准的基础上,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期间相关业务要求。

二、会议管理

8.减少会议数量,特别是现场会议数量。提倡召开电话、视频会议。确需召开的现场会议,要减少人数、压缩时间,参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并全程佩戴口罩。

9.会议时间每超过1小时,要通风1次。会议结束后,对场地、设施等实施消*,茶具用品等要用开水浸泡消*。

三、访客管理

10.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公务访客进入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应进行体温检测,体温在37.3℃以下,方可进入。安保值守人员与访客交流要保持1米以上距离。严格控制会客时间。

11.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可设定相对独立的会客区。会客期间,双方应佩戴口罩,并保持1米以上距离。会客结束后,对会客区的场地、设施等实施消*。

12.安保人员要认真询问和登记访客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按照应急预案处置。

四、餐饮管理

13.加强食材管理,规范采购渠道,杜绝“三无”产品。

14.食堂采购及供货人员应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食材。摘掉手套后,应及时洗手消*。

15.提倡员工错峰就餐或分散就餐,避免人员聚集和面对面就餐。有条件的单位,可采用分餐或送餐方式就餐。

16.每日定时对就餐区域实施消*。餐具用品须高温消*。

五、住宿管理

17.改善员工住宿条件,原则上不安排在地下空间居住。

18.严格控制住宿人员居住密度,原则上人均宿舍面积不少于4平方米,每个宿舍居住人数不超过6人。

19.员工公寓或集体宿舍应设立管理卡口,禁止无关外来人员进入,对员工出入严格进行体温监测。

20.疫情期间禁止探视访友。必要外来人员,按照访客管理要求严格执行登记、体温检测,压缩会面时间。

21.保证室内、卫生间、洗漱间、活动室等公共区域空气流通,每天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保证洗手设施、洗手液、肥皂等卫生用品供应。

22.住宿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个人卫生习惯,避免生活物品交叉使用,身体不适及时报告管理人员。

23.公寓和宿舍区域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为辅,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清洁和消*,避免过度消*和消*性损伤。

六、活动管理

24.严禁举办大型聚集性活动,减少一般性活动。

25.确需举办的外事来访等活动,应严格控制人数、压减活动时间。活动人员应全程佩戴口罩。活动结束后,对活动场所实施消*。

七、环境管理

26.保持室内环境清洁,每日通风3次以上,每次20-30分钟。公共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定期清洗、消*。

27.每日定时对门厅、楼道、会议室、电梯、楼梯、卫生间、车库等公共部位实施消*,且尽量使用喷雾消*。

28.办公电话、电脑键盘、鼠标等,每日用75%酒精擦拭2次。使用频繁的,擦拭可增加至4次。

29.公务用车内部及门把手每日进行常规消*。使用时,实行“一客一消*”。消*宜用75%酒精擦拭。

30.保洁用具按区域分开使用,避免混用。

31.保洁人员须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消*。

32.餐厅及卫生间等区域应配备足够的洗手液,并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使用。

33.中央空调系统风机盘管正常使用时,应定期对送风口、回风口进行消*。中央空调新风系统正常使用时,若出现疫情,不要停止风机运行,应在人员撤离后,对排风支管封闭,运行一段时间后关断新风排风系统,同时消*。带回风的全空气系统,应把回风完全封闭,保证系统全新风运行。

八、对外及公共服务机构防控措施

1.加强服务人员健康观察与跟踪,杜绝带病上岗。有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的人员,应及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对密切接触人员进行登记,并按驻地防疫部门要求实施必要的隔离观察。

2.加强员工自我防护,工作期间应全程佩戴口罩,并按规范要求及时更换。特殊岗位,应佩戴手套(一次性PVC或普通户外手套即可)等必要防护用具,手套应每日更换。手套清洗前,先用含氯消*剂浸泡。不戴潮湿的手套。

3.在服务场所醒目位置设置明显标识,提示服务对象自觉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具,注意个人卫生。

4.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交流时,应保持适当距离,并减少或避免与未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具人员近距离接触。

5.保持服务场所环境清洁和通风。狭小、密闭空间应增加消*频次,确保消*效果。

6.对进入室内服务区人员实行体温检测。发现体温异常和/或伴有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的,应劝导其及时到驻地指定医疗机构排查、诊治,并对密切接触人员进行登记。

7.减少服务区域特别是密闭场所人员数量,避免人员聚集。

九、施工作业承包商防控措施

1.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府疫情防控要求,经当地*府或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有序复工,坚决避免因工程开复工发生聚集性疫情事件。

2.所有复工项目,均应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编制施工作业现场疫情防控方案,配齐口罩、消*液等疫情防控物资。

3.建筑工地实施封闭管理,施工作业区域应采取相对隔离封闭措施,各施工作业面尽量减少交叉流动。

4.加强人员健康管理,全面排查施工作业人员返程、隔离、复工等情况,掌握人员动态信息,严防传染源输入。

5.加强进出登记管理,在入口处检测体温,体温正常方可进入。作业过程中,每日至少进行2次体温监测。

6.保证场所通风换气,保障洗手设施正常运行,如无洗手设施,应配备免洗消*用品。

7.做好清洁消*,强化工地食堂、宿舍等生活聚集区的防疫管理,配备兼职卫生员,每日至少进行2次消*。

8.承包商应对所属施工作业人员提供健康情况证明,内容包含但不限于前14天内迁移路径、活动范围、隔离情况和体温监测情况。

9.人员施工作业前,开展防控宣传教育,告知施工作业人员疫情防控相关流程、要求和注意事项,并要求遵照执行。

10.人员施工作业期间,应配合做好体温监测、个人防护、手部卫生、清洁消*等相关要求。

11.设立隔离观察区域,做好异常情况处置。监测发现健康状况异常时,应立即终止工作,按当地*府要求配合做好后续排查、隔离、诊疗工作。

12.规范垃圾收集处理,做好垃圾分类,加强垃圾箱清洁,定期进行消*,设置口罩专用回收箱,及时收集并清运。

十、个人及居家生活防控措施

1.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早睡早起,不熬夜,提高自身免疫力。

2.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避免直接接触家禽和野生动物。

3.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

4.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后),应避免触摸眼睛、鼻及口,如需触摸,应先洗手。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者处理动物排泄后,要用流水、皂液或者用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洗手。洗手采用正确方法,时间在40秒以上。

5.避免到人流密集和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去,要正确佩戴口罩。

6.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出行。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尽量错峰出行,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7.外出回家摘掉口罩前后应正确洗手,废弃的口罩要放入垃圾桶内。每天两次用75%酒精或含氯消*剂对垃圾桶进行消*处理。手机和钥匙用消*湿巾或75%酒精擦拭。

8.做好居室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每日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冬天开窗通风时,要注意室内外温差,以免引起感冒。桌椅等物体表面每天做好清洁。

9.避免多人聚会。客人(身体健康情况不明)来访后,及时对室内相关物体表面消*,可选择含酒精消*湿巾、75%的酒精、含氯的消*剂、过氧乙酸等,这些溶剂都可以有效灭活病*。

10.养成安全的饮食习惯。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处理生食和熟食的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

11.密切

1
查看完整版本: 通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医疗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