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测血糖值监测是糖尿病患者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目的是利用血糖仪的快速测定功能,评测糖尿病患者血糖值波动情况,为患者后续的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提供明确的数据支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减少或延缓糖尿病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指测血糖存在很多误区,下面就此问题和大家探讨下。
问题1
指测血糖值偏高,就确诊为糖尿病吗?
临床上很多患者遇到指测血糖值偏高后就认为自己患了糖尿病,从此内心纠结不安,到处问医求证,事实是这样吗?
1)平日里我们说的血糖值,其实是指测人体血液中糖含量值,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指测量葡萄糖值,因人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
2)指测血糖值测量的部位以双手指为主,测量的是指端局部毛细血管血糖值,血液中其他成分含量少;静脉血糖值则包含静脉全血或静脉血浆的血糖,所以两者血糖数值是明显不同的。有文献报道:毛细血管血糖值最高,其次是静脉血清糖,最低是静脉全血糖,因此诊断糖尿病的标准是以测静脉血糖值为准。指测血糖值虽然不能作为诊断依据,但其测量值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患者近日的病情变化,也可作为临床诊疗中的参考依据。
糖尿病诊断标准
1、空腹血糖≥7mmol/L或餐后血糖或随机血糖≥11.1mmol/L,同时伴有典型糖尿病症状(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
2、无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的情况大于两次;
3、糖耐量检测:空腹血糖≥7mmol/L或两小时血糖≥11.1mmol/L;
4、糖耐量检测两小时血糖≥7.8mmol/L,但<11.1mmol/L,称为糖耐量减低,需严格控制血糖。
问题2
指测血糖,第一滴血必须弃去吗?
最近,笔者接到某临床科室1名护士指测血糖,酒精消*待干后,一定要先弃去第一滴血吗?不弃会影响血糖值吗?
1)指测血糖常用的消*液为75%酒精,酒精易挥发,暴露在空气时间过久就易干燥影响其消*效果,所以临床现用的酒精消*棉签都比较湿,测血糖时若不把第一滴血弃去,会出现酒精未完全挥发就采血,易造成血液稀释或消*液混入组织液,影响测试结果,所以,指测血糖需要先弃去第一滴血后再采集标本。
2)曾有研究认为:如果采集第二滴血,不可避免会过多或用力挤压手指,导致组织液同时被挤出,从而稀释血液标本导致血糖测定值偏低;但马琳玉等研究也表明:自然流出法和挤压法获得血液样本经快速血糖仪测定其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近研究亦报道:第二滴末梢血的血糖值高于第一滴末梢血血糖值,可基本排除因过分挤压第二滴血这个因素而导致第一滴血、第二滴血和静脉血血糖值的差异。
所以指测血糖时应先弃去第一滴末梢血再采集,虽然这一过程给临床护士增加了一定的工作时间,但从与静脉血血糖值的差异性来考虑,应坚持取第二滴末梢血,因第二滴末梢血血糖值更接近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测量偏差,为医生诊治提供准确的血糖值。
问题3
指测血糖,采血部位的选择有关系吗?
指测血糖是一个普遍易学的操作,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选择在家测血糖,但即使是简单的操作,测血糖时的一些小细节也不容忽视,否则易导致指测血糖值不准。
1)英国糖尿病协会认为:指测血糖应该测无名指、中指和小指,不推荐测食指和大拇指。因为无名指相比其他四根手指,相对活动量少,不易感染,不影响日常生活;无名指血液丰富,不会出现指测血糖时血量不足,以致于需大力挤压采血部位获得血量。
2)指测血糖应该选择手指的两侧面,而不是指尖面。毛细血管有两个分支,其中一个分支在无名指末端,另一个分支在其余四指的末端,所以手指两侧血管最丰富,血液充足,且神经末梢分布少,不易产生痛感,适合指测血糖多次、反复采集。而指尖上神经分布较为密集,痛觉较敏感,比手指其他部位痛感更强,同时经常扎指尖容易使指腹神经变迟钝,影响手指的触觉,所以指测血糖不建议指尖面采集。
正确的指测采血方法
采血前可将手臂下垂10~15秒,使指尖充血,待扎针后,轻轻推压手指两侧血管至指前端三分之一处,让血慢慢溢出即可。
问题4
指测血糖,采血时间不同代表的意义一样吗?
糖尿病患者多数需要反复多次测定血糖值,以评估患者目前血糖波动情况,临床应用较多的是告知患者测餐前及餐后2小时血糖,但很多患者对时间段的理解存在偏移及误解,所以正确的时间界线认知很重要。
1)空腹血糖(FBG):指前一晚禁食8~12小时后的血糖,一般早上起床后8点之前测量较准,不包括中餐和晚餐前血糖。能较为准确诊断患者体内的血糖水平,是衡量胰岛功能、诊断糖尿病重要指标准之一;可反映前一天晚上所用药物对整个夜间乃至清晨血糖的控制情况。
2)餐前血糖:指中餐及晚餐前所测血糖,在吃饭前测定。餐前血糖可反映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持续性,指导患者调整将要吃入的食物总量和餐前胰岛素(或口服药)的量;胰岛素注射患者,餐前血糖高仅表示的是上次餐前的胰岛素用量可能不足,或患者两餐间另外加食量过多。妊娠糖尿病患者不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而且也需营养物质的摄入,以保证胎儿需求供给,所以餐前血糖测定现在也普遍应用与孕妇患者们。
3)餐后2小时血糖(PBG):指从吃早、中、晚餐第一口饭算起的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而不是从进食结束后算起的2小时血糖水平。餐后2小时血糖主要反映患者胰岛素β细胞的储备功能,以及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的综合疗效。测定餐后2小时血糖有助于Ⅱ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因为许多早期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并不高,但因其胰岛素分泌功能已经受损,受高糖刺激后反应较差,因而表现为餐后血糖明显升高。
4)随机血糖(SGB):指一天中任意时间测定的血糖,如睡前、午夜等,没有明确测定时间限定。某些初发糖尿病患者处于治疗初始调整阶段,血糖控制不稳定,容易出现夜间低血糖现象,监测随机血糖更加必要,更利指导夜间加餐、用药和注射胰岛素剂量,避免夜间发生低血糖。比如监测午夜(凌晨3点)血糖有助于鉴别空腹高血糖的原因究竟是黎明现象还是苏木杰反应,从而做出不同的临床处理。
问题5
指测血糖选用何种消*剂较合适?
消*与否对血糖结果有影响吗?
指测血糖的快捷性、便利性、实用性越来越受到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青睐,但实际上指测血糖值的结果受多因素的影响,而消*剂就是其中的一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指测血糖时一定需消*吗?何种消*剂更适合呢?
1)有研究报道:0.2%安尔碘(60ml)和75%乙醇两者消*剂比较,指测血糖值结果无明显差异,安尔碘可以代替乙醇消*剂进行指测血糖前的消*;而康小云等研究也表明:润兴消*液(0.45-0.5%醋酸氯已定)皮肤消*安全性高,可以作为指测血糖时的消*剂。现临床应用75%酒精消*剂作为指测血糖时唯一消*剂,除了以往的习惯根深蒂固外,或许和胰岛素皮下注射消*剂必须用酒精消*概念混淆有关吧,毕竟其他采血操作消*可用安尔碘消*剂,为啥指测血糖时就不可以了吗?任何规范的执行必须有循证医学可供参考,而不是凭经验或传承而永恒不变,那么医疗何谈进步和发展呢?
2)指测血糖前一定要消*采血部位皮肤吗?不消*就不能采集了吗?答案是不一定,为啥这样说呢,原因如下:
(1)指测血糖也是属于一类有创口存在的操作,有创口存在就存在感染风险;若采集前皮肤就存有污渍、感染等情况,必须要消*,否则会免造成采集后感染扩散,造成医疗纠纷。
(2)若采血处皮肤无破损、污渍现象,不需一定用消*剂消*,可以让患者每次测血前用温水、肥皂仔细将手指洗净,甩干或用干净的棉布擦干即可,这样既方便又可以减少酒精不慎刺激针孔而造成的疼痛。但是这样的做法较适合患者在家中自测血糖时采用,医院内的就不建议采用,医院所处的空气环境有关,二和医疗是高风险行业,各项操作均需遵循相关性规范有关,就比如老外皮下注射胰岛素可以不用酒精消*,只要注射部位清洁就可以了,而在我们国内就属于严重违反操作规范原理一样,所以只能适时而动,适时而选。
作者:A-Tu
感谢作者来稿!
如需转载,请标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