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内镜价格昂贵、结构复杂及材料特殊,故对消*剂的选择必须慎重,既要考虑能使内镜消*符合要求,又要防止其对内镜的损伤。应首选消*时间短、对病*和细菌均有杀灭作用、对内镜和人体均无伤害、对环境无污染的消*剂。
目前国内外消*剂种类繁多,如戊二醛(GA)、邻苯二甲醛(OPA)、过氧乙酸(PAA)、氧(酸)化电位水等。以下将各自的特点分析共享:
戊二醛(GA)和邻苯二甲醛(OPA)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内镜消*剂,它对细菌繁殖体、芽孢、分枝杆菌、真菌、病*均有杀灭作用。
戊二醛(GA)消*广谱、高效、性能稳定,消*效果有保障。但是使用复杂,一般都是两元包装,使用前需要添加辅料激活。因为添加了缓蚀剂,对金属无腐蚀性,不损伤内镜。但是常用的消*时间为20min,消*时间长。作为工业行业的革鞣剂,有刺激气味,长期接触会使皮肤发*,有一定的*性。极个别情况出现刺激及过敏反应,起皮炎、结膜炎、哮喘等。
邻苯二甲醛(OPA)作为醛类消*剂,消*效果与戊二醛(GA)相当。但是*性大大降低,刺激气味降低。经过近20年时间的研究改进,消*时间缩短到5min,消*效果也得到保障并认可,目前主要用来替代戊二醛(GA)。但是一样作为有醛的特性,如果镜子表面残存清洗不干净的蛋白质等就会与之发生反应,产生*色物质,也就是“灰染”。“灰染”和戊二醛(GA)消*液一样存在,会导致台面,手部发*,刺激黏膜等。对膀胱癌患者反复接触后可致过敏,同时使用的价格比起戊二醛(GA)高一些。
随着新冠肺炎的持续风险,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提出新的要求:在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形势下对消化内镜中心提出的清洗消*方案中的要求(所有内镜都需要灭菌处理),使我们陷入了新的沉思,戊二醛(GA)和邻苯二甲醛(OPA)在灭菌时间上比较长,在临床使用上存在问题。过氧乙酸(PAA)消*液在新规范出台后顺势而出,很好的满足了对软式内镜的高水平消*和灭菌要求;可实现5min快速高水平消*和10min灭菌,是面对日益增长的就诊量绝佳解决方案。过氧乙酸(PAA)虽然在消*和灭菌上表现优秀,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未兑水稀释的状态下或者是加热状态下会散发刺激性气味,有游离的过氧化氢、醋酸和硫酸的气味,这种气味对人有一定刺激性和*性。
过氧乙酸(PAA)的稳定性远远低于醛类消*剂,由于过氧乙酸(PAA)是复合成分,对金属离子非常敏感,有金属离子存在,就会迅速分解,所以生产工艺和环境要求极高,既要保证洁净的环境,又要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爆燃,甚至爆炸,同时还要有良好的排风效果。
过氧乙酸(PAA)的腐蚀性,不能被很好解决。一些产品宣称是中性的过氧乙酸(PAA),没有腐蚀,过氧乙酸(PAA)的腐蚀性不来自酸性,而来自其强烈的氧化性!尤其是软式内镜的高频消*,长期消*,对内镜会造成严重的损伤。
因为生产成本和工艺复杂,过氧乙酸(PAA)的成本比邻苯二甲醛(OPA)更高。
目前,随着疫情的持续、内镜诊疗量的暴增。内镜消*到底如何进行,笔者认为要正确的看待以下问题:
“灰染”的问题,“灰染”不是能够通过更换消*剂能够解决。“灰染”是醛和蛋白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其根本原因是内镜表面有残留蛋白质,醛和蛋白反应产生的新的*色物质。
正确认识“新冠”病*,因为疫情要求达到灭菌这样的过高要求会不会带来新难题。众多资料显示,“新冠”病*极易被杀死,用于内镜消*的高水平消*剂对“新冠”应该是能够迅速杀灭。
“洗”是“消”的根本,将清洗和消*一样重视。
探索醛类消*剂和过氧化物消*剂交替使用方案,做好防护、洗消设备和清洗环境改造。综合解决灰染、腐蚀、生物膜和*性等问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