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事故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认识事故的特点,掌握事故发生规律,是预防事故必不可少的条件。要真正做到预防和控制事故,必须在安全的基础上强化安全意识和提高安全能力,清除安全隐患。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有一个起因、爆发、致害过程。因此预防事故的关键是控制事故的起因,把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职工对各种危险因素的认识和预防放在首位,从根本上杜绝危险源,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事故的放生。
一、消防安全小常识
1.火灾发生后应如何报警?
拨打“”火警电话向公安消防队报警。
2.发生火灾切勿慌张必须坚持“三要”、“三救”、“三不”的原则:
①三要:
要熟悉自己办公场所的环境;要遇事保持沉着冷静;要警惕烟*的侵害。
②三救:
选择逃生通道自救;结绳下滑自救;向外界求救。
③三不:
不乘普通电梯;不轻易跳楼;不贪恋财物。
3.逃生时如何避免火和烟的危害?
①用湿毛巾掩口鼻,降低姿势,减少浓烟的吸入。
②在逃生途中经过火焰区,应先弄湿衣物或者以湿棉被、地毯裹在身上迅速通过。
③烟雾弥漫中可采用弯腰底姿逃生。并贴墙边前进,以免错失方向。
④火灾逃生过程中,要一路关闭所有背后的门,它能降低火和浓烟的蔓延速度。
4.使用灭火器三字经:
灭火器,结构简。操作便,易掌握。安全销,先拔去。
一只手,握压把。一只手,托底圈。用力压,喷药剂。
使用前,切勿颠。顺着风,开阀喷。火焰根,要对准。
左右摆,远及近。快速推,火势灭。不留残,防复燃。
二、安全用电须知
1.用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绝缘必须良好,灯头、插座、开关等带电部分绝对不能外露,以防触电。
2.不要超负荷用电,不要乱拉乱接电线,以防触电或发生火灾。
3.不要站在潮湿的地面上移动带电物体或用潮湿抹布擦试带电的家用电器,以防触电。
4.保险丝选用要合理,切忌用铜丝、铝丝或铁丝代替,以防发生火灾。
5.所使用的家用电器应按产品使用要求,装有接地线的插座。不要把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
6.检修或调换灯头,即使开关断开,也切忌用手直接触及,以防触电。
7.如遇电器发生火灾,要先切断电源再抢救,切忌直接用水扑灭,以防触电。
8.发现有人触电,应先设法断开电源(如在高处触电,还要采取防止触电者跌落受伤的措施)然后进行急救。
三、食物中*预防及处理
1.概念
食物中*是吃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通常所讲“有*食物”是指健康人经口吃入可食状态和正常数量而发病的食物。因此,吃入非可食状态的食物(如未成熟的水果)、非正常数量的食物(如暴饮暴食)以及不是经口进入的(如经皮肤、粘膜吸收或注射进入体内的)由*物引起的疾病,个别人吃了某种食品(如鱼、虾、牛奶等)而发生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等,都不属于食物中*。正常情况下,大多数食品并不具有*性。食品所以有*,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①.微生物污染食品,并在食品中急剧繁殖,以致食品中存在大量致病菌或产生大量的*素,使食品含*。
②.*化学物质混入食品。
③.本身含有有*物质。如河豚鱼含有河豚*素,猪的甲状腺含有甲状腺*素,发芽的马铃薯产生的龙葵素,以及*蕈(*蘑菇)等。
2.食物中*的特点
食物中*的共同特点是:①潜伏期短(是指病原菌侵入人体直到最初症状出现以前,这一段时期称为潜伏期),来势急剧,很多人在短时间内同时发病或先后相继发病,并且在很短时间内达到高峰,一般多在进食后半小时到24小时发病,也有在2-3天内发病;②病人在相近时间内食用过同样的食物,发病范围只局限在食用该种有*食物的人群中;③所有的病人都有类似的临床表现,均以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④食物中*的病人和健康人之间不直接传染,一旦停止食用该种有*食物后,发病立即停止,一般无传染病流行的余波。因此,掌握食物中*的特点对识别是否食物中*有极大的帮助。
3.食物中*的处理
①及时报告
②保护现场、保留样品
③如实反映情况
④对中*食物等的处理在卫生部门已查明情况,确定了食物中*,即可对引起中*的食物及时进行处理,在查明情况之前对可疑食物应立即停止食用。对中*食物一般可采取煮沸15分钟后掩埋或焚烧。液体食品可用漂白粉混合消*。食品用工具、容器可用1-2%碱水和含氯消*剂消*。病人的排泄物可用20%石灰乳或5%的来苏溶液进行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