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央对防控工作做出了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疫情防控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取得全面胜利。
为了做到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我们对防控工作要做到科学谋划,提前准备,为了让广大师生更多更好的了解防控知识和相关要求,我们对新冠肺炎防控的知识点和具体做法进行了梳理,现将相关知识内容总结宣传如下,望全体师生学习掌握并严格按要求规范落实。
篇一:新冠肺炎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新型冠状病*?
新型冠状病*属于冠状病*β属的冠状病*,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nm。
二、新型冠状病*对紫外线和热敏感
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剂、过氧乙酸均可有效灭活病*。
三、新型冠状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四、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
依据目前的流行病学特点,人群普遍易感。
五、新冠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1.新冠肺炎的一般症状有哪些?
早期以发热、乏力、干咳、胸闷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2.新冠肺炎的严重症状有哪些?
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和出凝血功能障碍等。
3.“不典型”症状
(1)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轻度纳差、恶心呕吐、腹泻等。
(2)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头痛。
(3)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心慌、胸闷等。
(4)以眼科症状为首发表现,如结膜炎。
4.新冠肺炎是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患者为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六、潜伏期
依据《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
篇二:如何保护自己避免感染病*?
一、飞沫传播距离很短,一般在1-2米内,不会在空气中长期漂浮,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出入正确佩戴口罩减少感染机会。
二、打喷嚏或者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衣物遮住口鼻,用后的纸巾不乱丢,不随地吐痰。
三、勤洗手,保持个人及学习用品卫生。
四、减少外出,尽量少去人多且封闭的场所,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五、合理膳食、加强锻炼、规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避免被感染的最重要手段。
六、不要食用野生动物及已患病的动物和其制品;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
篇三:开学前,预防预警
返校前14天,出现发热(体温≥37.3℃)、干咳、乏力、肌肉酸痛,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时到当地“发热门诊”就医,或自行居家观察14天。居家观察期间,按学校要求填写《居家观察登记表》并及时向学校反馈,待身体痊愈,方可返校。
温馨提示:体温≥37.3℃者,禁止进入校园!
篇四:返校途中,安全防护
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二、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或部位。避免用手接触眼、鼻、口等易感染部位。
三、应留意周围旅客状况,避免与可疑人员近距离接触,发现身边出现可疑症状人员,及时报告乘务人员。
四、做好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出现可疑症状尽量避免接触其他人员,视病情及时就医。到医疗机构就诊,要主动告知医生病史及旅行史,全力配合医生开展相关救治与调查。
五、妥善保存旅行票据信息,以便对可能发生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
篇五:开学后,科学防控新冠肺炎
一、健康监测
1.对所有进入校园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登记,体温≥37.3℃者禁止进入校园,并要求其立即就医。
2.在校师生每天严格执行晨午检及因病缺课、缺勤登记,监测结果各学院、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医院。
3.在校师生如出现发热(≥37.3℃)、咳嗽、乏力等任何身体不适,可先拨打电话(校卫生所:崔永堂,丁曙光)进行咨询,医院就诊。
二、个人在校期间
1.正确佩戴口罩。
2.打喷嚏或者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衣物遮住口鼻,用后的纸巾不乱丢,不随地吐痰,勤洗手。
3.减少外出,尽量少去人多且封闭的场所,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三、清洁与消*
1.加强寝室、办公室等个人活动区域的清洁、消*。地面、门把手、桌椅等部位每天自行用含氯mg/L的消*剂擦拭消*擦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3次,每次15-30分钟。
3.医院免费提供,配置和使用消*剂时应佩戴口罩和手套,4.使用含酒精的消*液时应远离火源。
四、佩戴后的口罩丢弃到校园内指定的口罩回收箱内。
篇六:口罩正确使用方法
佩戴口罩前注意检查口罩有效期及外包装。戴口罩前应洗手,或戴口罩的过程中避免接触到口罩的内侧面,减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
篇七:正确洗手篇
篇八:师生就诊流程
温馨提示:就诊佩戴口罩,无需他人陪同,出医院就诊!
篇九:科学面对新冠肺炎
一、健康饮食
1.不要食用已经患病的动物及其制品,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
2.处理生食和熟食的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
3.每日饮水-1毫升。补充充足的水分,有助于提升免疫力。
4.多吃水果、蔬菜,适量食用坚果、豆制品、奶制品等,保证正常营养的摄入。
二、合理安排生活
1.形成习惯,常练不懈。全面锻炼,尽可能使我们身体各个部位、各系统都得到锻炼。
2.调整作息,保证睡眠时间及质量,制订劳逸结合的作息时间表。
3.调整心态,理性看待疫情,防止过度焦虑;学会自我调节,通过与家人沟通、欣赏音乐、看书等方式缓解不良情绪。
4.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
5.注意防范有关新冠肺炎的互联网诈骗、电信诈骗。
6.拒绝食用野生动物,拒绝野生动物交易。
希望大家一起学习、一起了解、共同防控,非常时期,我们遵章守纪,遵纪守法,防控疫情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一起加油,共同期待早日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共同期待美好未来!
END
执行编辑/*涵
责任编辑/白旭
出品单位/*委宣传部
更多精彩,请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