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
不管是为了工作要去办公室
为了买菜要出门
或者只是宅在家里
都要注意个人及居家卫生
防止病*入侵
那么相关消*、清洁产品的
正确使用方法
日常防护的常见误区
你都了解吗?
一、洗涤用品抗抑菌洗手液疫情期间,要保持勤洗手,使用肥皂、洗手液或者流动的清水(20秒以上)清洗。
市面上的洗手液分为:普通洗手液和抗抑菌洗手液。抗抑菌洗手液分为免洗型和水洗型,与普通洗手液相比,抗抑菌洗手液具有抑菌和抗菌功能。防疫期间,建议市民尽量使用抗抑菌洗手液。
有条件的情况下,出门可随身携带免洗洗手液,该类产品的主要成分是乙醇(酒精),有一定的消*作用。出门取快递、丢垃圾、按电梯后,都可以先使用免洗洗手液先清洗手部,回家再用流动的水彻底清洗。
在办公室接触的物品和人员较多,更应该勤洗手,如:到达办公室、乘坐电梯后、吃饭前、如厕后等。
除菌洗衣液普通洗衣液只具有去污功能,可满足日常衣物清洁,而除菌洗衣液则具有一定的除菌功效。在防疫期间,若外出到人群较密集的地方,如地铁、医院等,回家后,应使用带有除菌功效的衣物洗涤剂进行清洗、消*。
二、消*产品酒精消*剂作为“断货王”的酒精,是最常见、有效的消*产品,但其也有一定的危险性。酒精在常温常压下就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闪点仅13℃,扩散后蒸汽与空气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爆炸燃烧。
使用安全指引1.清洁时,酒精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建议以75%的酒精为宜,有较好的消*杀菌效果。如果买不到75%酒精产品,可选购90%酒精产品并在使用前将其稀释至75%左右使用。
2.清洁使用酒精时,建议以擦拭的方式,尽量减少使用直接喷洒的方式,且使用时需远离电源、火源。
3.切勿大量存放。同时,要妥善存储,每次取用酒精后必须立即将容器上盖封闭。放置时需远离热源及避免阳光直射。
4.给电器表面消*,应先关闭电源,待电器冷却后再使用擦拭的方式进行消*。办公前,可用酒精对桌面、电话、键盘、鼠标、办公用品等接触较多的物件进行擦拭消*。
使用75%的医用酒精进行消*,既不必过度担心危险性,也不要盲目大量喷洒,科学合理使用是可行的。
消*剂居家、办公消*可以使用84消*液、含氯消*粉或含氯泡腾片等含氯消*剂。
使用安全指引1.含氯消*剂使用时需要稀释。以84消*液为例(有效氯含量5%):按消*液:水为1:99比例稀释。
2.采取防护。含氯消*剂一般具有很强的刺激性或腐蚀性,对人的皮肤和粘膜有较大的刺激,因此调配及使用时必须佩戴橡胶手套。
3.单独使用。严格按产品说明书要求使用,含氯消*剂严禁与其他消*或清洁产品混合使用。如84消*液与洁厕剂(如洁厕灵)或酸性洗涤剂混合使用时易产生氯气,引起呼吸道的严重损伤,对眼睛、黏膜和皮肤都有高度刺激性,人吸入后容易引起氯气中*,当浓度达到毫克/立方米时,能致人死亡。
消*剂不可与上述产品一同使用
4.规范用途。含氯消*剂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一般较强,严禁与酸性物质接触,最好不要用于衣物的消*,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太长。企业可用0.2%至0.5%过氧乙酸溶液或毫克每升至毫克每升有效氯的含氯消*剂溶液对大厅、走道、电梯、楼梯等地面、墙壁进行消*。
5.安全存放。含氯消*剂应储存于阴凉、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避免阳光直射。并且要放在婴幼儿不易接触的地方,避免婴幼儿接触或误食。
6.应急处置。皮肤沾染含氯消*剂原液时,必须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部溅到含氯消*剂时要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连续冲洗,并迅速送医治疗。误服后可立即喂食牛奶、蛋清等,以保护胃黏膜减轻损害,然后进行催吐,医院进行救治。
7.在办公室人员较密集的场所使用消*剂除了要注意消*剂浓度外,还要注意通风,且建议对办公场所进行一天两次消*,确保办公环境的卫生。
常见误区1.消*剂浓度越高越好?
浓度过高可能会对人体的口腔、呼吸道、肺部等部位造成刺激,甚至引发器官、组织受损等风险。
2.室内要经常喷洒高浓度消*液?
对于大多数居民来说,日常家居环境中的细菌量有限,不需要喷洒高浓度的消*液进行消*处理,采用自然通风、经常开窗换气即可。
PS:不要忘记消*门把手、手机、马桶冲水按键等接触较多且容易受到病*感染的物品哦!
三、口罩处置方式1.视使用情况,可考虑重复使用。由于目前市面口罩紧缺的问题,专家建议若没有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如地铁、公交车等场所)或口罩表面没有明显污染或受损的情况,可以适当重复利用口罩。但是每次使用完,记得一定要挂在干燥、通风处,让口罩通风后再使用。
在办公室若不能将口罩悬挂在通风处,可将口罩垫上纸巾后放在桌面的固定位置,避免污染办公桌面。
2.如何正确取下口罩和丢弃口罩呢?
办公区域的废弃口罩应丢弃到专门的口罩回收垃圾桶中,由专人对垃圾桶进行消*。
口罩消*后可以再次使用吗?
网传的口罩消*法并不可取,无论是用蒸煮加热口罩或酒精喷洒消*,都会不同程度破坏口罩内部结构,口罩就不能再用了。外出通勤要做到科学出行、佩戴口罩、落座后排、少乘电梯、注意清洁、出入洗手。居家卫生要注意鞋履卫生、酒精消*、适当通风、注意洗手、勤换衣物、注重卫生。↘阅读推荐“热干面加油”刷屏!大“画”战疫作品有奖征集,小伙伴们快动手吧!生产日期被剪掉?有的过期8年?“多点”口罩再遭质疑
这些虚“情”假“疫”广告违法!有商家被罚万元
日本一项口罩测试:这样戴,外部细菌“入侵”率%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深圳市场监管
编辑/裴莹
监制/何永鹏田珍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