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是一种特别容易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引起疾病暴发的疾病。下面我们就给大家普及一下预防小知识吧:或许很多家长都感觉很陌生,那么,诺如病*感染性腹泻到底是怎么回事,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又称为脓融病*,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感染诺如病*后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恶心,或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儿童患者呕吐、恶心多见,成人患者以腹泻为多,呕吐少见。
诺如病*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呈现高发。该病*在全球广泛分布,资料显示,在中国5岁以下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检出率为15%左右,血清抗体水平调查表明中国人群中诺如病*的感染亦十分普遍。
诺如病*症状1.发病时间:潜伏期为24-48小时,一般不超过96小时。
2.病程发展:
临床表现与其他病*性胃肠炎相似,起病突然,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痉挛性腹痛及腹泻。可单有呕吐或腹泻,亦可先吐后泻,故也称为诺如病*感染性腹泻。
成人腹泻较突出,儿童呕吐较多。粪便呈*色稀水便,每日数次至十数次不等,无脓血与黏液。可伴有低热、咽痛、流涕、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及食欲减退。病程长及病情较重者排*时间也较长,传染性可持续到症状消失后两日。本病免疫期短暂,可反复感染。
3.诺如病*感染检查
实验室检查便常规多无异常,培养无致病菌生长。发病后24-48小时大便做免疫电镜检查,可见病*颗粒。
不同季节,胃肠病各有特点
医生提醒,以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胃肠道疾病,在不同季节发作的特点各有不同。
夏季由于气温高,食物容易变质滋生细菌,所以夏季胃肠道疾病多因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所致,症状严重的话,除了腹泻特别厉害,还会出现脓血便的特点。而秋季在婴幼儿中出现较多的腹泻主要是秋季病*感染,症状严重者一天多次呕吐(5、6次及以上),同时会拉蛋花样大便。患儿一般先呕吐、后腹泻,病程稍长,一般为7天。而冬季诺如病*所致的胃肠道疾病,儿童一般以腹痛、呕吐多见,腹泻较为少见,病程一般1至3天。容易因群体传染而致病。
诺如病*传播途径
诺如病*的感染全年均可发生,而人类是唯一已知的宿主。传染源为该病的患者、隐性感染者及健康携带者。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此外,日常生活接触也可引起该病的传播。
传播途径主要有:
1.感染性食物中*和传染性胃肠炎。
2.生食海贝类及牡蛎等水生动物。
3.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患者的呕吐物及粪便,或者干燥之后通过尘埃感染。
诺如病*高发人群
1.该疾病多发生在学校、家庭、旅游区、医院、食堂、*队等,由于共同进餐、使用公共餐具或人群密集而容易集体暴发。不过,85℃的高温即可杀灭诺如病*。
2.诺如病*喜冷怕热,冬季正是诺如病*感染的高发季节,人群对诺如病*普遍易感。
3.由于抵抗力和免疫力尚低,4-12岁的儿童更容易感染。诺如病*可通过被污染的水源、没有煮熟的食物、海鲜、贝类、空气中的飞沫等进行传播。诺如病*以老人和小孩等体质比较弱的人最容易感染。
那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到诺如病*预防呢,其实很简单。
1.切断传播途径
病*性腹泻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传染源多为轻型病人或无症状携带者,故主要预防措施是做好食品和饮水工作,加强病人、密切接触者及其直接接触环境的管理等工作,积极切断疾病的传染途径。
2.控制传染源
已经发病的学生要隔离治疗,暂停上课,应该在家休息,直到症状消失3天后才回校,以免将疾病传染给同学。对病人、疑似病人的吐泻物和污染过的物品、厕所等进行消*。
3.避免病从口入
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对一些放置时间较久的冷菜最好少吃或不吃,饮用水煮开才喝,不要喝生水。
4.抓好饮食卫生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特别要加强对饮食的卫生管理。食物加工者要严格注意个人卫生,一旦发病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5.彻底煮熟食物
加强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6.健康教育
避免进食未经彻底煮熟的食物。在超过摄氏80℃高温环境达30秒,诺如病*便会死亡。因此,注意彻底煮熟食物,尤其是海产和贝壳类食物,便可预防。
7.个人性的预防措施
①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
②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防止病*病原体的感染
③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减少到校外的餐厅就餐,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④流行季节,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杜绝传染渠道,减少感染机会
⑤家中有腹泻病人时,应积极治疗病人,并适当地隔离。
⑥一有情况,立刻就诊,并报告给所在学校、单位或社区。
金宝威·育才樱花幼儿园
用心做幼教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期待您和宝贝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