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凯风清韵(kaiwind-qingyun)
古代皇帝拥有天下最好的食材、最棒的厨师、最佳的服务,应该每顿饭都吃得舒坦至极才对。但是,电视剧里都是骗人的,也许他们吃的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不信,瞧瞧去~皇帝的饮食——大写加粗的奢侈在推崇“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帝王们当然对饮食格外讲究。从北齐开始,光禄寺就成为专门负责宫廷饮食的机构,这种设置延至清代。隋唐还开辟了第二个御膳机构——殿中省尚食局。
大家从明清影视剧中熟知的御膳房,就是专门负责皇帝饮食的机构。御膳房下设荤局、素局、挂炉局、点心局和饭局五局。不仅机构庞大,而且人员众多,光“养心殿御膳房”就有多人的编制,可见帝王家对吃有多重视。
清代宫廷膳食在数量和品质上,都可称得上“中国宫廷之最”。清朝标准御膳,每顿饭有道菜,要摆三大桌。此外还有主食、点心、果品等。
后来,有的皇帝觉得这样太浪费,菜谱变少,道减为64道;慈禧太后的老公奕詝当皇帝时的咸丰年间,又减为32道;奕詝死后,垂帘听*的慈安太后,再减为24道。慈安太后死后,独揽大权的慈禧太后又恢复了每顿饭百道大菜的老规矩,一顿饭少说要花两银子。
以“满汉全席”闻名的大清,堪称舌尖上最腐败的时期。
但,皇帝吃什么由不得自己新鲜玩意吃不到
古代科学技术还不发达,那时还没有温室大棚栽培和先进的保鲜技术,如果皇帝突然提出要吃什么新鲜东西,就会给御膳房带来无穷的麻烦。
比如隆庆皇帝特别喜欢吃驴肠,开口要了几次。虽说皇帝也不是天天吃驴肠,但御膳房还是要每天杀掉一只驴准备着。所以,从此北京的驴子一年要少多头。
这还是驴子,要是皇帝哪天吃中了一块鲸里脊,又该如何应对?所以最深谋远虑的办法,就是不让皇帝吃到这些新鲜玩意,而是陷入猪肉、鸡肉的海洋不能自拔。
《鹿鼎记》里,御膳房的太监就给韦小宝传授过这个“最佳生存策略”:“太后和皇上的菜肴,一切时鲜果菜,都是不能供奉的。至少呢,有些一年之中只有一两月才有的果菜,咱们就不能供奉。”
否则的话,倘若皇上吃得入味,夏天要冬笋,冬天要新鲜蚕豆,大家何以自处?所以,那些一年只有一两个月才有的果菜,皇帝一般是吃不到的。
(剧照)
吃的都是“样板菜”
据爱新觉罗?浩(溥仪的胞弟溥杰之妻)在《食在宫廷》中描述,膳房下设五局各司其职,但对烹调都有严格的规定,包括不许任意配搭、调料单一、主客分明,即主菜是什么就要突出其味不可乱来。再好的厨子,不让其发挥,可想而知吃的有多乏味。
好不容易乾隆年间,扬州盐商美食名满天下,也传到乾隆帝耳边了,他下江南时就专门要尝尝盐商们的手艺,可吃了半天也没尝出什么惊喜。
原来,太监们怕万岁爷喜欢上这口味,回宫后还想吃,宫里又做不出来,于是暗暗搞*,在所有的菜里统统都多加了一大勺糖,难怪吃不出美味来!哎,皇帝想吃点新鲜的口味容易么!
吃饭是“面子工程”摆谱:规矩比菜还要多
早期,帝王吃饭时还会有乐队助兴,后来的皇帝只有寿诞或庆典活动的餐会上才会用乐。但吃饭时摆谱,却一直被发扬光大,直到晚清仍是如此。
御膳房传菜
皇帝吃的菜多,但规矩更多。皇帝每天的膳食先由御膳房官员开列出膳单,经内务府主管大臣审阅备案后才能烹制。
清末代皇帝溥仪在其自传《我的前半生》一书中讲到:“饭不叫饭而叫‘膳’,吃饭叫‘进膳’,开饭叫‘传膳’……我吩咐一声‘传膳!’,跟前的御前小太监便照样向守在养心殿的明殿上的殿上太监说一声‘传膳!’殿上太监又把这话传给鹄立在养心门外的太监,他再传给候在西长街的御膳房太监……这样一直传进了御膳房里面。不等回声消失,一个犹如过嫁妆的行列巳经走出了御膳房。这是由几十名穿戴齐整的太监们组成的队伍,抬着大小七张膳桌,捧着几十个绘有金龙的朱漆盒,浩浩荡荡地直奔养心殿而来。”
但皇帝吃的饭菜不过图个排场和程式而已,溥仪在书中也写到:“这些菜肴经过种种手续摆上来之后,除了表示排场之外,并无任何用处。它之所以能够在一声传膳令下,迅速被摆在桌子上,是因为御膳房早在半天之前或一天以前就已做好,煨在火上等候着的……”想想真是索然无味。
(姚文翰的《紫光阁赐宴图》描绘了宴庆的宏大场面/局部)
“吃独食”的寂寞和无奈
皇家自称孤家,按宫廷礼仪规定,皇帝在专设的桌子前单独进餐,民间称为“吃独食儿”。
虽然皇帝喜欢吃独食儿,但吃饭时不会就他一个人,旁边会有侍候的宦官——侍膳太监,不远处还会站着听赏的人,如宠臣、皇子。皇帝不想吃,或是一时高兴,更多时候是吃不完,就会把美食赏赐下去。被赏的人只能在另设的桌子前,站着吃完。
很多清宫电视剧中皇帝与皇后或妃子同餐,其实这都是不对的。宫中讲究严格的等级关系,皇帝和各皇妃都是在各自宫中吃饭,很少同桌。只有在除夕夜这天才是帝后妃嫔团聚的日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
中国人吃饭格外看重亲友欢聚、交流感情。但皇帝不行,他享受不到饮食中的天伦之乐,即使召来后妃陪膳,她们也要谨遵君臣大礼,一本正经地吃饭,多没意思。
为吃饭操碎了心皇帝难道就吃不到好吃的菜了吗?——当然不是!
那碰到好吃的菜可以大快朵颐了吧?——想得美!
(剧照)
皇帝吃饭有个“吃菜不许过三匙”的规矩,无论什么菜,都不能连吃三口,吃过三口的菜立即撤下。因为皇上爱吃不爱吃的,都不能让外人知道。一来怕有人投*谋害皇帝;二来是不想传出宫后有人假借御膳之名招摇撞骗。
皇上用膳时,眼睛看了哪个菜,旁边的太监就会用羹匙舀进布碟。如皇帝说句“这菜不错”,太监再舀一次后,边将这菜往后挪。假如连吃了三口,太监头就会喊一:“撤”,此后十天半月就不会再有这道菜。
吃不过瘾就罢了,还要担心被*死
皇帝的餐具也是有讲究的,以金银器为主,即使是陶瓷制品,也是上好的质地。其中,金质碗、碟、盘等器皿最能显示皇家的气派,故而皇家都喜欢“金饭碗儿”。如果说皇家喜欢金,那是为了显示气派和高贵,而使用银器,则有很多实际功能。
在中国历史上,并不乏皇帝被人在饭菜中做手脚而*死的事件。
《资治通鉴?晋纪八》记载,汉惠帝司马衷,“食饼中*,庚午,崩于显阳殿”。所以,皇家为了保证食品安全,过去通常有两种办法,一是在皇帝用膳前让别人先尝,这差事往往是侍膳太监的份内事,叫做“尝膳”。如果有*,皇帝就可躲开毙命的危险。再是,餐前验*,常用工具就是银器。过去清宫盛装御膳的器皿外会挂一个小银牌,在拿开盖罩后,太监会当着皇帝的面,把银牌放进汤菜里试一下。溥仪证实了这一点,“每个菜碟或菜碗都有一个银牌,这是为了戒备下*而设的”。
皇帝们关于吃的趣事清朝皇帝喜欢吃鸭子
清朝皇帝每顿御膳里总少不了鸭子。乾隆53年七月初七“七巧节”,乾隆早膳里便有酒炖鸭子、托汤鸭子、清蒸鸭子。慈禧太后则是鸭舌、鸭掌、鸭肫、鸭肝都爱吃。当年曾在清宫御膳房待过的温宝田回忆,因为他能炒几样慈禧爱吃的菜,而且又处处表现得“忠心耿耿”,慈禧就命他在寿膳房兼任“掌案”。
清朝皇帝为什么喜欢吃鸭子?目前还是谜。据说鸭肉清火平气,如烩鸭条的功效,菜谱上便标明:补虚养身调理、清热去火调理、便秘调理、健脾开胃调理。吃点鸭子是不是正好可以“去火”。
慈禧太后是资深“吃货”
在当今坊间的许多美食店里,往往都打出这样招牌:“老佛爷钦点的猪肚鸡”“慈禧最爱吃的老豆腐”、“西太后御用的肥锅肉”……“吃货”老佛爷成了招揽生意的金字招牌。
据记载,慈禧太后的一餐通常有多道菜品,菜品丰富,烹调方法俱全,用来盛放食物的餐具也非常考究。御厨们还要绞尽脑汁将菜摆放*、凤、蝴蝶等各种吉祥的图案,或拼成福、寿、如意等字样。
当然,慈禧对于吃的考究,绝不仅限大俗的肉食。有时也玩票一下文艺。慈禧乳名兰儿,玉兰花也是她大快朵颐的美味。御厨剥下玉兰完整的花瓣,浸在用鸡汤调和的面粉里,投入油锅中炸透,做成香喷喷的玉兰片。据说,慈禧还发明了一种用玫瑰花和糖制作而成的甜酱,其香味和滋味都十分美妙。
八国联*打进北京,慈禧无奈“跑路”,但这个资深“吃货”对美食和排场的追求却丝毫不消减。每每逃至一处,但凡安顿好了,定要从各地调集燕窝鱼翅,拼出百种佳肴。
朱元璋:“皇帝请客四菜一汤”
相比起来,前朝的朱姓皇帝就没有清皇那么讲究,这可能与朱元璋早年家境贫寒、吃不饱肚子的经历有直接关系。从《南京太常寺条》祭祀孝陵的祭品单中看,总少不了韭菜、荠菜、芹菜、茄子、苔菜、竹笋、芋苗这些农家土菜,应该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生前常吃的。
据说如今反腐倡廉提出的“四菜一汤”,也是朱元璋发明的。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老百姓的生活并不好过,但达官贵人却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朱元璋决心整治这股奢侈风气。
时适逢皇后生日,各路人马都来贺寿。待全部坐齐之后,朱元璋吩咐上菜:第一道菜是炒萝卜;第二道菜是炒韭菜;第三道两大碗青菜;最后一道是葱花豆腐汤。众臣不解,朱元璋解释,“萝卜上了街,药店无买卖”、“韭菜青又青,长治久安定人心”、“两碗青菜一样香,两袖清风好丞相”、“小葱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洁如日月”。
大臣听罢知道朱元璋的用意。朱元璋当众宣布:“今后众卿请客,最多只能‘四菜一汤’,这次皇后的寿筵即是榜样,谁若违反,严惩不怠。”
从此,“四菜一汤”的规矩便从宫廷传到民间,进而成了现代廉*的榜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